(中国航空旅游网www.cnair.com 新疆飞机维修基地 刘致远 报道)“李姐,今天这架飞机是第一天,这是机身区域开工 的工具清单”定检王师傅说着将工具清单递给了工具收发人员李姐。
看着整整三页工具清单,李姐这次没有像往常一样在工具架之间快速穿梭按清单取工具,而是径直向工具室内走去,正在王师傅纳闷的时候,李姐推着一个工具箱出来了,工具箱上赫然写着“机身开工工具箱1”几个大字。
“小王,按着工具清单清点一下,如果没有什么问题,在电脑上点击复核就行了,”李姐这样告诉他。由于都是机身区域开工的常用工具,王师傅很快点完了,便和另外一名同事推着工具箱朝工作区域走去,整个过程还不到五分钟。
李姐介绍说,“往常,这个过程要二十多分钟,因为每件工具都要从架子上取下来,还要单独录进系统,像这样一个单子,我们要在工具架前来回走动几十次才能配完整,为节省时间,有时候就要跑着取工具,大家都说我们是“奔跑”着的工作者,有了工具箱,就再也不用奔跑啦。”
原来,这就是生产支援车间推进的“工具一揽子”项目­­——工具打包,即将工具借还方式由单一借发转变为按需成套借还。首先根据飞机维修的工作类型和工作区域配备各工具箱工具,之后将工具箱的工具按类别和用途分类,根据其形状用硬性泡沫制作模具,使每个工具都有自己量身定做的“小房间”,再用激光在工具表面刻录特定编号,并将编号和工具类型记录在各自的“小房间”旁边,形成特定的“房间号”。这样,工具是否在位就一目了然,使用时也可以根据其“房间号”快速找到所需工具。既避免了各个工具箱里的同种工具混装,又方便使用者取用和清点。最后将工具箱编号,统一录入电子借发系统生成唯一的条形码编号,将条形码照编号打印后贴在工具箱表面,借还时只需要扫描工具箱的条形码就可以完成借还过程。
工具打包收发在满足了定检维修开工时对大量常用工具的需求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工具管理者和使用者的劳动强度,节省了大量的工作时间,得到了工具管理者和使用者的一致好评,是工具管理继电子借发系统推进后的又一创新和成功尝试,为工具的管理提供了一条新思路、新方法,也为工具管理进一步深入改革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