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旅游网讯www.cnair.com 通讯员 谢生伟 单位 新疆飞机维修基地)3月30日,由于雨雪天气,使得乌鲁木齐机场的气温迅速下降到了-6℃。进入春季后,早已轻装上阵的工作人员,不得不重新披上厚重的皮衣,来抵御这个寒冷的夜晚。
几万盏各色引导灯将机坪装扮的华丽通明,俨然一个热闹的不夜城,发动机的轰鸣声犹如受冻需要安抚的孩子一般,此起彼伏。听到呼唤的机务“奶爸”们正赶来,照顾这些“大孩子”,其中不乏一些新晋的“奶爸”,默默的付出。
新晋“奶爸”:冯星
冯星:干活认真、有方法,不爱说话,一副眼镜总在提醒别人他只想安静的做一个美男子。
按着飞机的落地顺序,冯星为每一架飞机做起了航后检查工作。刚刚忙完一架飞机的航后工作,冯新一组人员又向39号停机位出发。
来到39号停机位,冯星不慌不忙的推来工作梯,小心翼翼的将工作梯靠近发动机,爬进进气道,拨动发动机叶片,一片一片的检查,不时的将叶片背面的积冰擦拭干净。清理完叶片上的积冰,冯星将毯子铺在进气道下缘内侧,轻轻的站了上去,开始了进一步深入的检查。在圆形的进气道内,一会蹲着,一会伸展一条腿,一会趴着,一会跪着,将头尽量放到最低,一会又站直身子。这套检查动作酷似瑜伽运动,虽然肢体动作在不停的变化,但眼神却死死地盯着灯光扫过的每一寸面积,生怕错过什么。由于空间和发动机的构造,这套“瑜伽”动作,看似很别扭,但是检查的精度却得到了提升,使检查工作更加到位。
检查到某一处时,冯星从叶片的缝隙中往里看了好一会,似乎发现了什么,但看不清楚,得找个办法进行确认。停顿了一、两秒,冯星索性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打开摄像头,将手机伸了进去,在手机屏幕上看了一会,确认了几遍后,没有发现问题,这才放心的收起手机。
凌晨00:10分,这架飞机的航后工作结束。这时,冯星的手套又黑又湿,脱下手套,冯星双手一合,靠近嘴巴,大大的向手心乎了几口气,然后两只手来回使劲的搓了搓,向我摆了摆手套,“今天有八个航后,这是第四个,这天气,发动机叶片上的积冰比较多,尤其在叶片的背面,用眼睛是很难发现的,唯一的办法就是用手触摸检查,手套自然会被弄湿,所以套了两层手套,结果还是很快就湿透了”,冯星将手套在空中使劲抡了几下,试图甩掉一部分水,“不过这早就习惯了,除了这个,还有好多工作,干一次就废一双手套,所以一线机务工作时特别废手套”。
看着冯星继续他的航后任务,依旧戴着这双湿漉漉的手套,依旧采用“瑜伽”检查方式。我心中默默为这位新晋“奶爸”加油。
新晋“奶爸”:贺帅
贺帅:干练、活泼,常常留着一撮小胡子,喜欢坏坏的看着你笑,表示你不懂我。
冻雨结束后,又下起了雪,飞机渐渐披上了一层冰壳,为了能使这些大鸟在飞行前能够很好地热身,疏松一下筋骨,必须要给他们洗个澡——除冰。31日凌晨7:20,夜幕还未退去暗色,何帅就已经开始除冰的安全准备工作。
航前大量航班密集出港,需要除冰的飞机是一架接着一架,几乎处于无间断的工作状态,用贺帅的话来说就是根本停不下来。再怎么忙,除冰程依旧严格执行。经过贺帅的介绍除冰严格按照两步除冰法:先用除冰液,再用防冰液。按照正常程序,每架飞机除冰需要20分钟左右,然而两架大飞机A330就花费了一个小时左右。贺帅使用的除冰车采用的是开放式的斗子,所以每次升空喷洒除冰液时都让他感到了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压力。
由于每个航班起飞前必须进行除冰工作,所以除冰坪上也显得格外热闹,一架接一架,忙的何帅连午饭也没有时间吃。除冰坪上,雪融化在除冰液里,使得除冰坪成了汪洋。在几架飞机之间来回穿梭,何帅的鞋子已经湿透了,从脚底袭来的凉意,让何帅缩着脖子,打着寒颤。直到下午17:30,航班有所下降,何帅才有时间钻进除冰车暖和一会,自己的午饭还在车上原封未动,此时饭菜都已经冰凉,但何帅还是迫不及待的打开饭盒,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边吃边说:“虽然饿过点了,但还是又冷又饿,得吃一点,补充一下体力,吃完还要继续干活呢。”不到五分钟,饭盒被一扫耳光,何帅尴尬的冲着我笑了笑“都不知道这算午饭,还是晚饭”耸了耸肩膀,从车里溜了出来,继续下一架飞机的除冰工作。
直到4月1日凌晨4:00,贺帅才拖着疲惫的身子结束一天的工作。
还有很多这样新晋机务“奶爸”,正在用同样的方式照顾着这些“大孩子”,无论雨雪,无论冬夏,默默的成为他们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