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旅游网讯 (通讯员:王维 柔孜来姆)2021年4月30日,机场各族干部群争分夺秒、全力以赴成功救助7岁断臂男孩。事件发生后,和田昆冈机场以“4·30”事件为启发,建立了“蓝天生命通道”服务产品,并命名为“天缘·缘同心·蓝天生命通道”,最大程度争取救助时间,为受意外伤害的各族旅客打通生命通道最后一公里。
2025年5月2日晚,与“4·30”事件极其相似的一幕再次发生在和田昆冈机场。59岁旅客达伍提芒力科被农用打草机意外打断五根手指,当地医院初步止血后,必须在6-8小时内转运至乌鲁木齐黄河路中医院进行接指手术。当天仅剩UQ2502(计划23:45起飞)最后一个前往乌鲁木齐的航班,且断指组织运输滞后,让这场救助面临双重困境。
紧急响应:15分钟争分夺秒筹备
23:05,机场值班领导接到民航新疆管理局驻村工作队打来的求助电话,立即向各部门下达应急预案启动指令。民航新疆管理局驻村工作队在此次救援中持续协调,发挥重要作用。因UQ2502航班已满客,机场迅速联系乌航客服席协调座位,同时通知医护人员、售票员赶赴现场,并通报机组暂缓交接、等待指令。
23:10 - 23:25 ,机场各部门分工行动:医生迅速到位准备监护旅客体征,售票窗口随时待命补票,安检开辟专用绿色通道,登机口暂缓关闭。23:25分,受伤的达伍提芒力科与陪同人员图尔荪托合提芒力科抵达机场,此时离航班其给仅剩20分钟,却仅有1个可利用座位,必须紧急寻找一名自愿放弃行程的旅客,才能确保受伤的达伍提芒力科与陪同人员顺利成行。
爱心让行:25岁女大学生主动退票,打通生命通道
23:34:机组通过客舱广播说明紧急情况,25岁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学生陈丽丹(来和田旅游)第一时间举手响应,毫不犹豫放弃行程。
23:35-23:43:机场快速协助陈丽丹办理退票、为伤者办理乘机手续,快速完成安检流程。此时,家属突然告知:断指组织仍在送往机场途中,需等待!
双向奔赴:断指“追机”与全流程待命
00:15:载有断指的保温箱(以冰块保存)终于抵达机场,工作人员跑步接力将组织交至机组手中。
00:18-00:19:确认伤员、断指均已安全上机后,舱门关闭。此时,距原定起飞时间已过去34分钟,但全机旅客无一人抱怨,现场响起自发掌声。
空中守护与地面联动:为再植手术抢出“黄金6小时”
机上救援:和田地区医院门诊医生麦合皮热提麦提图尔荪(6C座位,42岁)主动值守,全程监测伤者生命体征;乘务组调整座位至5B/C,垫高伤手并保暖安抚。
地面接力:和田昆冈机场现场运行指挥中心提前联系乌鲁木齐机场运行指挥中心,开辟绿色通道,黄河路中医院急救团队也严阵以待。航班紧急滑入停机位,伤员与断指同步被送往手术室。
救援背后的“中国速度”
从23:05接到通知到00:19航班关舱,这场横跨90分钟的救援,凝聚了民航新疆管理局、和田昆冈机场、乌鲁木齐航空、医护人员、爱心旅客的全力配合。此次救援中,民航新疆管理局发挥关键作用,给予该航班优先保障、直线飞行特权,让原本1小时30分钟的飞行时间缩短至1小时01分钟,比原计划提前近30分钟到达目的地,牢牢守住了断指再植的“黄金6小时”,而陈丽丹放弃行程的善举、医护志愿者的专业守护,更让冰冷的急救流程充满人性温度。
正如和田昆冈机场工作人员所言:“每一个环节的‘破例’,都是为了生命的‘不可破例’。”此次救援不仅展现民航应急体系的高效运转,更让“敬畏生命”的共识在万米高空与地面之间温暖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