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舱安全从细微抓起
近期,我们班组认真学习了今年发生的多起客舱安全案例,并做了积极的讨论,12个案例,让我们感想很多,学到了很多乘务组处置得当并值得借鉴的方面,也反思了乘务组需要改进的方面,就让我拿出其中三个案例来说一下我的想法。
2013年4月4日,乌鲁木齐-阿克苏CZ6869航班乘务组航前准备时,安全员清舱检查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物品或外来物,旅客登机完毕后,安全员在48-49H座位附近捡到三根长约10CM的的钢钉询问时,周围旅客都否认是自己的。于是报告乘务长及机长,机长联系签派后,要求所有旅客带上全部行李下机进行二次安检,安全员在旅客下机后,再次清舱检查,确认无可疑物品或外来物后旅客登机,飞机起飞。此次事件的安全员巡视客舱仔细认真,能及时发现客舱中不安全的外来物,能把危险遏制在旅客登机时,乘务员信息传递及时有效,机长最后的抉择为飞机安全起飞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我们平时在飞行过程中务必做好客舱,厨房,洗手间的清舱工作,可能烤箱里会有干冰,可能座椅口袋里有刀片,可能柜子里有打火机,任何微小的细节,都会导致无法挽回的重大后果。
2013年1月17日,CZ3401广州--成都,在广州地面,旅客登机结束,舱门关闭预位后,后厨房烤箱旁边电路板(面向机头右侧)“禁止吸烟”指示牌爆裂,冒出黑色的浓烟(事后经机务上机检查是线路短路)。2号位乘务员马上报告乘务长,乘务长迅速报告机长,机长立即切断后厨房电源。在同一时间,乘务组其他成员及时使用海伦灭火瓶按照灭烟程序进行处置。后在确认没有火源的情况下将R4门打开进行排烟程序。乘务组及时广播告知旅客飞机机械故障,并做好旅客的安抚工作,客舱秩序良好。最后,乘务组疏导旅客有秩序的下飞机等待。此次事件,乘务组反应迅速,信息传递及时有效,团结协作,选用灭火瓶得当,把起火源头遏制在浓烟状态,一旦发生起火,旅客惊慌,事态升级扩大,滑梯被放出,本来在一片小范围能解决的事情扩大到整架飞机。乘务组程序清晰,灭火后进行机上排烟程序,客舱秩序保持良好,对旅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安抚,所有工作有条不紊进行,避免了因旅客惊慌导致的踩踏事件。乘务组每天的航前准备会对发生起火这样的应急处置程序要做周密的预案,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迅速有效解决问题,避免造成有人员伤亡。
2013年1月9日,CZ6964银川-乌鲁木齐,飞机在回程经停站银川落地后,R4门无法正常解除预位,2号位乘务员及时报告乘务长,乘务长随即将情况报告机长,机长通知当地机务上机检查。在机务到位前,2号位乘务员严格监控门区,不允许任何人接近和触碰。机务上机检查后,告知由于霜冻致使R4门无法正常解除预位,且在银川无法修复。经机长同意,R4门在保持预位的状态下,飞回乌鲁木齐检修,并全程由2号位监控。飞机在乌鲁木齐落地后R4门依然无法解除预位,乘务组在与机务人员交接完后才离开飞机。此次事件乘务组处置谨慎认真,避免了舱门滑梯被大意放出,2号位乘务员能够对舱门出现故障非常警觉,信息传递迅速有效,并且坚守岗位,看好舱门直到机务上飞机进行交接。我们在飞行生涯中,需要的就是这种谨慎的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能让飞机上不安全事件遏制在萌芽中。北方的冬天恶劣天气严重,经常出现大雾,大雪天气,在恶劣天气下,乘务组应具备在非正常天气下工作的能力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反应能力,才能持续进行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无小事,任何事情与飞行安全发生冲撞时都要给安全让道,“细节决定成败”,而客舱工作正是由一道道细微烦琐的工作程序组成。因此,客舱安全工作要从细微做起,从细节抓起,才能为客舱安全保驾护航。
南航新疆客舱部 张艺涵1
新闻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