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旅游网欢迎您!

云南旅游代表性机场调研报告

http://www.cnair.com 2013-06-18 16:44:15 来源:航空旅游网

  我县根据市委、市政府对武隆仙女山旅游支线机场建设前期工作的要求,在市发改委的指导下,4月21日—23日,县长贾建国率副县长鲍强、县政府办、县发改委及机场办相关工作人员组成考察团带着武隆仙女山旅游支线机场建设规模应如何控制、建设资金如何筹集、市场如何培育、运营如何管理,旅游机场建设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有多大促进等疑惑,赴云南省丽江市和腾冲县对已建成通航的丽江机场、腾冲机场和正在建设的泸沽湖机场进行了考察,并向云南省发改委了解了全省民航事业发展的相关情况。

  1.云南省民航机场考察情况

  1.1云南省民用机场整体布局

  云南省地处西南边陲,是西南地区对外交流的重要连接通道。根据“十二五”规划,2015年前,云南全省机场总数将达到18个,形成1个大型枢纽、6个中型机场、11个小型支线机场的布局结构。目前,云南省内已有12个民用机场投入运营。2012年云南机场集团公司下属12个机场累计旅客吞吐量达到3200万人次。

  1.2云南省代表性旅游支线机场情况介绍

  1.2.1腾冲机场

  1.2.1.1基本情况

  腾冲机场总概算47639万元,于2007年2月全面开工建设,2008年12月竣工,2009年1月正式通航,性质为国内支线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C,以2015年为设计目标年,按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8万人次规划设计。腾冲机场占地面积1954亩;机场跑道长2350米、宽45米;停机坪面积38000平方米,现有停机位7个,可供7架C类飞机自滑进出和停放;航站综合楼5362平方米。

  1.2.1.2市场培育方式

  腾冲县政府只在机场通航第一年对航线的培育进行了补贴,共投入了400万元。培育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与实力雄厚的旅行社进行合作,通过对旅行社组织游客包机进行每趟5000元的补贴;二是与东方航空云南公司和云南祥鹏航空进行合作,对具体航线按年进行一次性补贴。

  1.2.1.3运行状况

  腾冲机场在建成通航第一年(2009年)旅客吞吐量达到25.76万人次,第二年(2010年)达到46.58万人次,第三年(2011年)就以51.78万人次提前超出原设计目标,达到中型机场规模,并启动了机场的改扩建工程。到2012年,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64万人次。

  1.2.2丽江机场

  1.2.2.1基本情况

  丽江机场,自1992年开始建设,1995年4月建成,1995年7月正式通航,总投资1.6亿元。1998年和2008年先后启动了第一期和第二期改扩建工程,第一期扩建总投资0.8亿元,第二期扩建总投资10亿元。目前机场跑道长3000米,宽45米,飞行区等级为4D,按目标年2015年450万人次控制设计,共有停机坪19个,国内候机楼7座和国际候机楼1座。

  1.2.2.2市场培育方式

  丽江机场根据多年的成熟运作,目前只针对国际航线采取两种方式进行补贴:一是对具体航线一次性补贴一年至一年半;二是对部分航线中达不到预期客座率的航班进行补贴(达到或超出均不予补贴)。

  1.2.2.3运营状况

  由于航空业务发展迅猛,丽江机场在建成通航后的第三年(1998年)旅客吞吐量达到24.53万人次,随即开展了第一期扩建工程,设计容量为年旅客吞吐量85万人次。到通航后的第四年(1999年)时,丽江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50.73万人次,实现了盈亏平衡。

  一期扩建后,机场仍超负荷运行,远远满足不了丽江快速发展的需求,2004年旅客吞吐量达到88.87万人次,已超出原设计目标。2008年丽江机场启动了第二次改扩建项目,运行等级由4C提升到4D,旅客容量按目标年2015年450万人次设计。2012年,丽江机场旅客吞吐量已达到288.43万人次。

  1.2.3泸沽湖机场

  泸沽湖景区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和云南省宁蒗县接壤处,距昆明约600公里,距丽江约200公里,距西昌约273公里,西(昌)泸(沽湖)高速正在建设之中。截至2012年初,景区周边总人口约1.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430人。当地人口较少,密度仅为每平方公里41.7人,接待能力大约在20万人/年。2012年接待游客150.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27亿元。

  泸沽湖机场规划飞行区为4C级,按目标年2020年旅客吞吐量42万人次设计,项目概算投资为13.68亿元。目前已经获得国务院、中央军委的立项审批,并于今年4月开始动工建设。

  1.3云南省民用机场建设运营情况

  云南省于2007年组建了云南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云南机场集团公司”),负责对省内民用机场实施统一的建设、经营、管理;各地方机场公司为子公司,分别负责各机场的日常运营和管理。此模式有效的整合利用了各项资源,促进了机场的建设和发展,提高了机场的运营效益,增强了云南民航的整体实力和影响。

  云南省各民用机场主要由云南机场集团公司负责投资,地方协调配合。在前期工作和建设过程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及之前的工作由地方负责,到初步设计后由云南机场集团公司具体负责推进和实施。在地方机场需要改扩建时,由云南机场集团公司牵头,地方政府协助其完成该项工程。

  云南省各支线机场的建设费用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由国家发改委和民航总局补助50%;省财政对每个民用机场定额补助1亿元;差额部分由云南机场集团公司和地方财政按(9:1)的比例进行出资,其中地方财政主要以土地作为出资方式。

  云南省各民用机场都以云南机场集团公司旗下的各地方机场公司作为运营主体,具体负责管理机场运营过程中的各项事务。

  各民用机场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由云南机场集团公司统一调配、统一指导。通过与相关民航院校合作,建立“4+2”人才培养模式,在机场建设过程中便着手在院校内培养相关专业人才,以便在机场建成通航后第一时间满足机场运营的人才需求,保证机场从建设期向运行期的顺利过渡。

  2.考察主要体会

  2.1民航业的快速发展是旅游发展的引擎

  云南省民航业的快速发展是旅游发展的引擎,其对提升游客接待总量、改善游客质量和结构以及改变消费习惯等方面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

  显而易见,伴随着当地机场的修建(或改扩建),游客接待总量随之不断增加,并且增长速度不断加快,甚至呈几何倍数增长。在2008年—2012年的5年间,腾冲县的游客接待总量翻了3倍,丽江市的游客接待总量也翻了2.5倍,两地的旅游总收入更是快速增长。

  同时得以改善的还有当地游客的质量和结构。腾冲自机场建成后,高端客人逐步增多,省外游客所占比例由2008年的30%左右增至2012年的80%;丽江机场自第二期改扩建完成后,海外游客接待量从2008年的46.58万人次增加至2012年的84.7万人次,增长了81.84%。

  日益增长的高端游客逐步改变了云南省原有的以昆明枢纽机场为集散中心,依靠铁路、公路等陆上交通转运游客至省内各等地的旅游方式,实现了各旅游支线机场之间的环线飞行,带动全省旅游形成空中接力,形成新的旅游消费模式。

  2.2民航业的发展是经济加快发展的助推器

  云南省民航业的发展迅速以方便快捷和无可替代的优势赢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提升以及招商引资的突破等方面。

  以腾冲县为例,2008年全县完成GDP 50.35亿元,财政收入6.66亿元,实际利用县外国内资金21.2亿元。自2009年通航后,全县经济社会得到极大发展,到2012年,全县完成GDP 105亿元,财政收入18.88亿元,实际利用县外国内资金66.14亿元,四年内分别实现2.09倍、2.83倍和3.12倍的增长,这与机场的建设运行是密不可分的。

  2.3民航业的发展才能彻底改善交通区位条件

  云南省位于祖国的西南端,多山区,传统交通落后,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各地民用机场的崛起,全省交通条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区位优势得到进一步提升。

  以腾冲县为例,腾冲机场于2009年2月建成通航,2013年2月昆明至腾冲的高速公路通车,而在此之前只能依靠普通公路进出腾冲。目前,从昆明至腾冲的高速公路仍需要7个小时,而对应的航班则只需要55分钟;对于广阔的省外游客市场,所节约的在途时间更是不言而喻。同样,虽然丽江交通体系较为完善,但目前昆明至丽江的全程高速仍接近500公里,耗时6—7小时;而对应的航班则只需要不到1小时,所形成的时间效益一目了然。

  通过大力发展民航业,云南省逐步形成了陆地和空中运输相结合的立体交通结构,为全省各地区——尤其是偏远落后的山区——旅游的发展和经济的腾飞插上了希望的翅膀。

  2.4民航业的发展是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的保障

  近年来,由于地壳活动加剧,云南省也地震频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人民造成了严重的创伤,2012年彝良遭遇地震,昭通机场和昆明机场在救灾过程中功不可没。泸沽湖机场的建设一方面是为了解决边远地区的交通问题,另一方面也基于加强防范应急功能考虑。不仅云南如此,全国各地的机场也在震后救援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绵阳机场、广元机场、攀枝花机场和双流机场,乃至重庆江北机场都成了震区人民的空中生命线;2010年的玉树地震,玉树机场在第一时间被抢修成功后与西宁机场一起构筑起了灾区的救灾通讯线;2013年芦山地震,邛崃桑园机场、双流机场为灾区救援工作开辟了一条空中绿色通道。一个个鲜明的例子,展示出了机场建设在提升地区应急处置、抗震救灾能力中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

  2.5民航业的规划必须具备超前的视野

  民航机场的规划,尤其是旅游城市的机场规划应对潜在旅客市场进行充分的论证和预测,并具备适度、合理的超前视野。根据丽江机场和腾冲机场的经验,若对机场建成后短期内和目标年的旅客吞吐量不能形成准确有效的估计,势必会重蹈两地机场在建成3年左右的时间立即进行改扩建的覆辙。

  在较短时间内进行改扩建,一方面降低了项目投资效率,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不停航建设不仅给现场施工造成不小的难度,同时也给通航安全和航班量带来一定的影响。

  2.6民航业的发展必须走市场化道路

  以云南机场集团公司为核心的各地方机场公司,通过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最大限度发挥集团公司在技术、资金、市场以及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全力整合资源,实现各民用机场航线链的延长,进而达到游客资源共享,推动全省民航业发展。作为市场化运作成功的典范,云南省的做法值得我市民航业进一步学习和借鉴,以更好地盘活市内各机场,实现联动发展。

  3.本次考察对我县旅游支线机场建设的启示

  3.1仙女山支线机场项目规划必须适当超前

  3.1.1从武隆现有交通情况来看

  作为全市旅游业发展的排头兵,目前每逢节假日我县现有的公路、铁路和水路交通均已基本趋于饱和,特别是高速路口,开满四个进口,仍无法解决出口拥堵的问题。随着渝怀铁路和渝湘高速相继贯通武隆,我县交通条件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已不能满足目前发展的需要。

  3.1.2 从近年及预期的旅游人次来看

  根据我县近年来游客接待人数的实际情况,现有游客基础已能较好保障50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量。假设川渝外省市50%的游客选择航空方式出行,加上境外游客,以我县2012年的旅客存量为例(见表一)进行往返计算,则潜在旅客吞吐量=(557031×50%+10170)×2=577371人次。由此可见,仅依靠游客量就能满足目标设计年的48万人次。

  渝怀铁路修通前,我县游客接待总量基数小,常年低于200万人次,建成后,2008年我县接待游客达220万人次,产生了较强的带动效应,但支持力有限。2009年9月,渝湘高速公路武隆段通车,当年随即实现游客接待量470万人次;2010年更是出现井喷式增长达到1080万人次。由此可见,每一次交通方式的完善都给我县旅游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飞跃。仙女山支线机场建成通航后,无论北京、上海、广州、浙江、江苏等远方客源和国外游客,还是湖南、湖北等周边地区旅客直飞武隆,都比通过乘机到江北国际机场后,再转乘火车或汽车到武隆旅游,至少节省3—5小时的在途时间。机场建成后游客接待总量继续增加已是必然。因此,修建一座支线机场非常必要,对仙女山旅游支线机场进行适当超前规划有着良好的旅客基础。

  3.1.3从云南代表性机场的经验来看

  武隆作为一个发展迅速的旅游城市,合理并适当超前地规划仙女山支线机场是基于丽江和腾冲机场规划不足经验之上的必然要求。根据仙女山旅游支线机场规划,到本期目标年2025年,旅客吞吐量设计为30万人次,远期按照年旅客吞吐量125万人次控制,本期建设3个机位。依前车之鉴,目前的规划设计可能的确考虑欠周,不能如实反映出仙女山支线机场的潜在市场,至少要将2017年旅客吞吐量设计为48万人次,2020年达100万人次,远期按500万人次控制,本期建设4个机位,预留4个机位。

  3.2仙女山支线机场项目建设费用完全能够筹集

  武隆仙女山旅游支线机场项目概算投资13.33亿元。在资金筹集来源方面,除争取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民航局民航专项资金投资补助60%,共计约7.998亿元,差额的40%(合约5.332亿元)拟采用出让储备土地(约占20%)和捆绑仙女山景区门票收入(约占20%)共同筹资。

  目前,我县已在仙女山储备土地约2000亩,仙女山机场邻近土地出让价款为80万元/亩,留存县级可支配土地增值收益30万元/亩以上,出让土地可筹资6.0亿元,足以解决机场建设总投资20%(合约2.7亿元)的资金。同时,拟通过仙女山景区近3年的门票收入对仙女山旅游支线机场剩下20% (合约2.7亿元)的建设经费进行筹集。2012年,我县仙女山景区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44.87万人(见表二),景区门票价格60元/人,合计总收入为8692.2万元。按表二提供的数据,我们粗略估计仙女山景区未来连续3年的门票收入在3亿元以上。

  因此通过上述筹资模式,完全能在建设周期内达到资金上的平衡,实现全额资本金,大大降低了运营的风险成本。

  3.3仙女山支线机场运营必须走市场化运营道路

  仙女山支线机场的运营应以市场化运行的公司为主体,实行法人治理结构。根据仙女山旅游支线机场规划,开航初期拟开设武隆至成都、昆明、贵州、北京、上海和广州6条点对点航线,每周约26个航班。对航空公司的补贴按照每条航线一年500万元测算,共需资金3000万元;对旅行社按照每周26个航班,每班5000元进行包机补贴,每年共需要676万元。因此,通航后两年培育期每年合计需要3676万元的航线培育经费。

  我县将创造条件让机场公司主动寻求与重庆机场集团公司等的合作,以共享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帮助仙女山支线机场尽快实现盈亏平衡,争取早日盈利。同时,地方政府在短期内给予机场发展适当的补助,航线培育经费主要用仙女山景区门票收入进行补贴,以推动机场公司早日踏上市场化运行的轨道。

  通过本次调研,建设仙女山旅游支线机场是积极响应国家大力发展西部地区中小支线机场战略规划的决策,是我县经济发展的希望,领导高度重视,百姓非常关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座机场富一座城。让我们共同期待机场建成后的武隆,旅游更加成熟,商贸更加繁荣,交通更加便捷,社会更加昌盛,早日建成“中国武隆公园”。

  重庆市仙女山机场有限公司  简小强   

新闻表情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辽ICP备10012394号-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