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旅游网讯:舱门操作安全隐患分析
今年以来,客舱部针对舱门操作开展了一系列培训,强化和考核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但是航班中舱门操作隐患还是屡见不鲜,如何规范乘务员正确操作舱门?如何杜绝航班中的舱门操作隐患?首先是要分析哪些因素可以影响乘务员对舱门的操作,以及造成这些失误的原因,才能提出对策,最大限度的避免在舱门操作中存在的隐患。
根据最近几起舱门掉包,充放滑梯事故的分析来看,有以下几点直接影响乘务员对舱门的操作。
1.安全意识不到位: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初始新乘务员在培训时,没有对舱门的操作会对这个飞机的影响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了新乘务员对舱门安全的学习只停留在考试上,没有在脑中形成这条”安全红线“。在带飞的过程中缺少对舱门安全的进一步认识,了解,只去学习了如何去开/关舱门,没有去进一步的学习在什么情况下能开?在什么情况下不能开?为什么能开?违反操作会对飞机航程安全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这就要求相关培训部门对新乘务员在培训时,对客舱舱门操作的理论学习重点强调,加强学习力度以及考核力度。让他们在上机前对舱门及舱门操作的重要性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带飞的过程中,要求我们带飞教员有重点的对舱门的理论、实操进行进一步的强化学习。不仅让他们知道怎么去开/关,也要让他们知道哪些情况不能开/关。让乘务员在脑中形成“安全红线”并确保不去触碰。
2.工作流程不熟悉以及抗干扰能力不强:乘务员尤其是刚放单的新乘务员在根据不同号位执行不同工作时,往往会出现安全工作,服务工作主次不分,手忙脚乱的情况,由于舱门操作处于迎客工作和起飞准备工作之间,往往会被干扰、混淆甚至忽视。并且在操作舱门的过程中,容易颠倒、遗漏操作舱门步骤。
面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做到:首先新乘带飞过程中尽量带飞不同号位,以适应和熟悉不同区域的相应工作,了解工作程序,明确安全和服务工作的区别,落实安全工作为先,从事服务工作其次。必须按照“舱门操作卡”逐条落实双人制读卡操作,切实做到“听,看,想,动,查,说”六个重点。
3.存在侥幸心理:这个问题普遍存在乘务员中,老同志居多在长期从事长时间,多航段,大夜航的飞行任务中,很多同志在思想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表现到行动上主要有:一人开关舱门,不读卡操作,不及时操作,甚至代替操作的现象。这些都为我们航班安全,正常运行埋下了隐患。
对存在侥幸心理,放松警惕的乘务员,除了要加强对舱门操作的学习、培训和考核外,还要采取不同形式的航班跟踪检查,对于违规操作的人员和行为绝不放过,严格以绩效考核的形式予以严肃处理,使全员头脑中始终重视一定要按章操作这根弦。
南航新疆客舱部 李红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