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旅游网讯:
如何规范舱门的操作管理
2013年1月至2月,在短短一个月内,南航总共发生了一起滑梯掉包,一起滑梯冲放的不安全事件,这对2013年整个一年的飞行安全工作来讲,算得上是一个瓶颈:2013年1月17日广州E190机型由于乘务员违规操作导致左1门滑梯掉包;2013年2月5日我部一架B757由于乘务员麻痹大意违规操作致右一门滑梯冲放。一件接一件的不安全事件历历在目,又再一次给今年客舱安全工作敲响警钟。“安全无小事,飞行安全重于泰山”,这是每一个南航人应铭记于心并时刻按安全规范实践我们的每一项工作。
根据CCAR121.567条:飞机应急撤离的能力和《客舱乘务员手册》3.1.4的规定,在任何时候,只要有旅客停留在飞机上,都应该保持至少一个地板高度的出口,供旅客利用正常或者应急手段撤出飞机。为保证任何时候发生紧急情况,机上旅客都有从飞机迅速撤离的有效撤离通道。假如廊桥或客梯车还没有与飞机对接完毕,舱门已经解除预位,这时如突发意外需要撤离,旅客就没有与客舱门保持对接的紧急撤离通道。因此,03版手册对舱门分离器/滑梯连杆的操作程序做了修订。那么,实施舱门分离器/滑梯连杆操作双人制和操作舱门分离器预位/滑梯连杆预位/解除预位需要读检查单的操作程序是一项为保证安全而需要全员贯彻落实的必要工作标准和流程。
作为客舱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并有责任将此项工作流程的作用传达给共事的组员。在涉及舱门安全问题上,每个人脑袋里的那根弦应绷紧,严格按规范的流程落实此项工作,我们应意识到人是容易犯错误的,完全靠人的自主自觉意识落实安全管理是不科学的,必须靠科学有效的流程和制度的约束才能有效避免风险和防范错误。双人制,是指通过操作和检查双方的互相提醒,互相监督,互相检查有效地防范单个操作容易发生的错误;《检查单》是通过按照操作流程的要求,逐项操作,逐项检查,一边操作一边检查。
关乎安全的操作流程必须规范有效,乘务长有责任必须落实到每一名组员,确保每一个人按照双人制和读检查单操作,必要的重复提醒和再次强调可以有效避免不安全事件的发生。2013年开年就发生的2起滑梯不安全事件告诉我们:必须杜绝经验主义和浅谈主义,全员必须清楚造成这一系列事件的核心原因:双人制和检查单制度没有落实,不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第二,对手册修改后的解除预位操作程序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彻;第三,长期形成固有的工作习惯没有随程序修改而做好调整;第四,连续发生这一系列掉包事件后,干部们没有及时说清楚事件的真正原因,导致乘务员没有吸取教训。在航班生产中,乘务长绝对不能掉已轻心,必须清楚了解在舱门分离器/滑梯连杆操作程序上,客舱乘务员容易犯旧习难改的毛病,不按照新的操作程序接预位和解除预位,还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心理素质较差,抗干扰能力较低,有的乘务员之间的协作配合较差,双人制没有完全落实,检查的一方没有及时提醒和补救的意识。换句话说,并不是每个乘务员都能自觉完成该项工作,即便是优秀的乘务员,也会有疏忽大意的时候,所以乘务长必须加大舱门操作的管理力度。
在正常情况下,我们是双人制的读卡操作,有些时候也会遇到一些非正常情况,例如二次开门(比如加餐),或是在航班生产人员紧缺之下,只有单人操作舱门。这时我们应该怎样规范管理呢?首先,核心还是需要读检查单操作舱门。先左门,后右门;读检查单,读一条程序,完成一个动作(简单讲就是念一条做一条);要秉着“安全第一”的思想,排除一切外界干扰。其次,如遇二次开门,首先需报告机长,经机长同意后,乘务长发出“乘务员到位,解除滑梯预位”的指令,并双人操作,交叉检查,然后报告乘务长,再次确认解除预位后,在两人在场情况下开门。在这全部过程中,必须抗拒一切外界干扰。
在客舱众多关乎安全的工作中,舱门是重中之重。作为客舱管理者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并将其传达给每一位组员。在整个航班生产过程中,除了需要自己起到领导带头作用,还需加大管理力度,严格按规范的流程工作,绝不跨越安全警戒线,通过科学有效的流程,制度的约束和严谨的规范操作,防止人员由于各种原因而造成的遗忘和疏忽,实现有效防范,杜绝错误操作,乘务员自我保护和规避安全风险的目的。
3月是我部的安全整顿月,重点从整纪律,抓作风,强管理,提培训,带队伍,通信息6个方面进行了集中整顿,1-2月份也出现了8起滑梯安全风险得到较好控制的案列,在其他的安全方面也有一些较好的风险控制,全员强化了安全意识和遵章意识,强化了客舱门安全。
林陶
南航新疆公司乘务四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