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十一五”期间,中国民航规模显著扩大,旅客运输量超过10亿人,年均增长速度14.1%。在全球航空运输业和国内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继续保持最快增长速度。今年开始的“十二五”发展时期,民航的增长与盈利还能否持续?这是每个民航人都关心的问题。航空运输业的特点,使得这个行业受到太多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也因此被称为“靠天吃饭”。
本文从经济环境的视角试着对影响民航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探析“十二五”期间航空运输业的发展趋势。仅为抛砖引玉,为回答这个问题提供一点思路。把握机遇、提前布局,识别风险、未雨绸缪,这才是赢在“十二五”的关键。
影响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
(1)GDP的增长对航空需求的带动。 一般来说,航空需求与GDP增速呈一定的弹性关系,普遍认为弹性系数为1.3-1.5倍左右。长江证券分析,美国和日本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航空需求增速与GDP增速的弹性系数均为2:1。因此认为未来中国航空需求增速敏感性将提升,其较GDP增速的敏感系数或许有望达2:1。中国24年来的航空运输总周转量与GDP增速的关系如图所示。从二者的变化趋势看,其影响特征也是较为显著的。
图1:1986-2009年国内GDP与民航总周转量的增长速度。
我国将“十二五”期间GDP的增长目标设定为7%,但实际上这是一个主动调整的下限目标,实际的增长速度很可能超过8%。即使按照7%的速度计算,按照1.5倍的弹性系数,民航需求的年均增速仍然超过10%。实际上,随着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居民消费的升级,航空运输作为高端的运输方式,其增长速度应该比以往更快。因此,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分析,对民航需求增长持乐观态度。
(2)高铁的影响。 高铁是“十二五”期间影响民航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国内外高铁开通的历史经验看,对短程的民航运输带来的分流影响是较为显著的。但是,市场的关注效应往往会放大一些因素的影响,高铁正是这样。
将国内航线与高铁重合的航线按照航程距离设定不同的影响比例,经过静态测算,高铁对国内航线分流的比例约为10%左右。而实际上高铁影响是个动态的过程,随着高铁的开通,航线网络也在做相应的调整。高铁主要覆盖东部,影响局部,而民航覆盖所有区域,航程越远受到的影响越小。国际航线则不在高铁的影响范围内。综合考虑总运输量的增长(预计将翻番),高铁的五年内实际所产生的影将不会超过5%。
也就是说,“十二五”末,因为高铁的存在,民航客运量减少约5%,边际贡献和利润的减少比例也不相上下。而拥有短程盈利好的航线越多的航空公司,盈利受到的影响也越大。而拥有远程航线、国际航线越多的公司,受到的影响则越小。所以与其说高铁影响航空公司的盈利,不如说高铁影响了未来航空公司的航线网络结构。而航线调整的灵活性正是航空运输的竞争优势之一。
(3)政策因素影响需求转化。 除了上述的经济因素影响外,政策因素也将对需求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空域资源的管理体制如果能有所突破,行业需求的增速可能大大超过预期。对支线发展如果有更多的政策推动,也将影响细分市场的需求增长。问题是,一旦出现大的政策影响,我们自身是否能够把握住机遇?
影响运营成本的主要因素
航空运输业是个高投入、高收入、高成本、高负债的行业,这种结构决定了行业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很大。但无论是油价、人民币还是利率的变化,都是难以准确预测的,只能是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
(1)油价步入上升通道。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成品油价连续上调,随着国际性的通胀和中东局势的动荡,上升趋势明朗。油价上升一方面会直接增加成本,另一方面会使得机票价格提高而影响需求。但有燃油附加费机制的作用,影响将得到明显的缓冲。
(2)人民币升值或增加汇兑收益。 人民币升值是一个短期性的有利因素,“十二五”期间人民币仍有升值空间,会增加短期的汇兑收益,但升值空间有限,总体影响也较小。
(3)利率上升提高财务成本。 自去年10月20日至今,央行连续4次上调了存贷基准利率,加息的趋势基本明朗。这对于高负债的航空公司来说,影响是最明显的。粗略测算,利率每增加1%(4次加息),利润将减少近10%。
(4)飞机价格的变化。 飞机价格的上升是一个长期的固定趋势,对成本的影响也是较为显著的。
(5)CPI高位影响人工成本上升。 CPI的持续高位使得“十二五”期间收入增长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国家“十二五”规划中也首次明确了收入增速的指标。人工成本在企业成本中比例的提高也是一个必然趋势。
图2: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
发展趋势
总的来看,“十二五”航空运输面临最大的机遇是市场需求的增长,而最大的挑战是成本的上升。因此航空运输业在“十二五”期间最有可能的增长趋势是:业务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盈利性明显回落。从细分市场来看,国内干线客运市场仍然是回报率最高、成长性最好的市场领域,而货运市场或将出现快速的增长,支线航空和通用航空的增长还依靠政策支持。从行业格局来看,合作、协同与集中仍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承运人更有利于行业长远发展。地方政府仍然会参与和影响当地航空运输的发展,使得市场资源的争夺更加激烈。
对航空公司来说,持续的盈利能力才是竞争力的关键。面对行业发展机遇必须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深耕细作,将收入的增长转化为利润的增长。否则只能是“赔本赚吆喝”,只是规模扩大而不是实力的提升,必将带来更大的风险。外部市场资源和内部核心人力资源是实现发展的资源保障,持续安全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是技术保障。因此“十二五”期间,开拓市场资源、保障持续安全、加强收益管理和提升服务水平将是航空运输企业的战略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