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南阳人或是到南阳的游客来说,今年的“十一”绝对是非同寻常。9月29日——10月5日期间,在南阳举办的“2010中国·南阳诸葛亮文化旅游节”可称得上是规模宏大、气氛浓烈,它在使人们造访“智圣”龚耕之地的同时,也重温了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精神与文化。在此次诸葛亮文化节中,最值得南阳人骄傲、最受游客们欢迎的便是早已闻名于世的“诸葛草庐”。对于南阳卧龙岗的诸葛草庐,目前网络上对其“计划用10年的时间投资9亿元修葺”的争论早已有铺天盖地之势,配合此次南阳旅游节的成功举办,记者带着相关问题采访了南阳市旅游局局长黄乐。
“布衣”不在茅庐在 诸葛文化深入人心
对于开展“2010中国·南阳诸葛亮文化旅游节”以及耗巨资打造“诸葛草庐”的初衷,黄乐在采访中表示,“南阳市历来就是一个文化古城,历史上有名的礼贤下士、三顾茅庐的故事,诸葛亮躬耕之地,以及‘三分天下’策源地皆在于此。可以说南阳有着浓厚的诸葛文化、三国文化。例如,我们大家都知道诸葛亮的《出师表》中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名句,李白在《南都行》里同样也有对诸葛亮的描述——‘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通过这些家喻户晓的名篇佳句,我们不难感悟到诸葛亮隐居在南阳时所造就的历史文化。”
南阳旅游局局长继续讲到,“虽然现在诸葛亮已不居于此,但是他的精神文化却一直泽被后世。我们此次开展‘2010中国·南阳诸葛亮文化旅游节’,大举建设‘诸葛草庐’文化产业基地,都是为推广诸葛亮的文化精神,使它能够继续名垂千古,同时也希望这种精神能够深入人心,成为南阳人的一种精神风貌。”
大手笔举动 打造文化经济两栖产业
众所周知,刘备当年为请诸葛亮出山而三顾的茅庐是一个简单、朴素的居所。而今天,南阳市为什么要如此大手笔的来为这一茅庐“修身”?针对这一问题,黄乐也十分认真的做出了解释。
他说,“在现在看来,位于卧龙岗的诸葛茅庐是十分具有历史文化气息的,但是这一草庐毕竟本身是一个单一的、独立的个体。古人在建武侯祠的时候便充分的考虑了这一问题,所以就把草庐囊括在武侯祠之内。今天南阳要继续推广诸葛文化,必定要在这一基础之上有所延伸。‘9亿元打造诸葛草庐’只是一种说法而已,我们不是简单的用‘金砖’把它重新堆砌起来,而是要建造一个以‘诸葛草庐’为中心的整套文化旅游产业体系。这一产业体系在大力推广诸葛文化的同时,也会对南阳市本身的经济发展、招商引资,旅游产业等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它也是南阳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践行绿色环保经济的一次有效尝试。”
塑造古城个性 复兴中原文化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无论是已如火如荼开展过的“2010中国·南阳诸葛亮文化旅游节”,还是计划利用10年的时间耗9亿资金恢复南阳卧龙岗当年的历史文化风貌,都是富含着“塑造古城个性,复兴中原文化”的目标。
在诸葛亮文化节中,敬拜智圣诸葛亮盛典、“博物馆之友”爱心认养古树名木、卧龙岗庙会、文化旅游宣传推介等别具特色的主题活动就是在吸引大家关注的同时也彰显了南阳与众不同的古城个性。而建设以“诸葛草庐”为中心并汇聚南阳玉艺术品、汉画、影视演艺、工艺美术等文化艺术的旅游产业集聚区则更是塑造南阳城市文化个性、复兴中华文化的大手笔。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璀璨瑰丽,并且源远流长,要复兴这么一个恢弘灿烂的文化,必定在时间、资金、人力等方面需要大投入。我们相信,这种投入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也是对文化界本身的一种贡献。” 通过黄乐局长的解释,似乎可以看到南阳人有如诸葛亮一般的“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的睿智以及“身在草庐,心怀天下”的大气。
值得一提的是,黄乐局长在采访最后还告诉记者,南阳卧龙岗一千八百年前是一片阡陌纵横的田园风光,经过时代的变迁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但无论何时,当地人对于诸葛亮文化的传承一直都在持续。此次“2010中国·南阳诸葛亮文化旅游节”的开展可以说也是对这一传承的有效证明。而南阳旅游局局长表示“要把诸葛草庐建在民众心中”则更是表达了南阳要将这一文化继续传承、发扬光大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