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5日(农历八月二十八)是诸葛亮仙逝1776年忌辰,为传承和发扬诸葛亮文化,9月29日至10月5日期间南阳市举办了“中国·南阳2010年诸葛亮文化旅游节”。诸葛亮祭拜仪式是其中重要活动之一,吸引几十万游客前来南阳武侯祠参观拜祭。然而,也有一些人认为南阳市在拿诸葛亮的名人效应“炒作”、“作秀”。
说到炒作,笔者认为是拿无中生有的事情或者故意捏造出一些事实来大肆宣传。而南阳举办诸葛亮文化节,却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诸葛亮以54年的短暂人生独步千古,超越时空,成为中华民族忠诚与智慧的化身。南阳在他的人生履历上占有重要一笔。17岁到27岁,诸葛亮一生最关键的阶段就是在南阳度过的。史载,诸葛亮在五丈原过世不久,南阳人对他的祭拜就开始了。到明代嘉靖七年,明世宗敕赐门额“忠武”,规定了每年春秋二祭庙规(春祭在每年农历二月的次丁日,即农历二月十四;秋祭在武侯忌辰,即农历八月二十八)。
清代祭拜诸葛亮分官祭与民祭,每年春秋两祭,南阳知府及各县知县都要到场。到了民国,祭拜诸葛亮分公祭、私祭,旧时南阳几乎各行各业都有诸葛亮神社,特别是农历八月二十八日为诸葛亮忌辰,各行各业都组织人员,抬着祭台、香表,敲锣打鼓前去祭拜,场面宏大,参与者往往有万人以上。抗战爆发后,由于战乱及自然灾害不断,祭拜诸葛亮活动停止。近些年,南阳市连续举办几届诸葛亮文化节,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受到很多市民的称赞。这正是对南阳地区的传统习俗的尊重和传承,它有着深厚的民间积淀。只不过现在的诸葛亮拜祭活动更加多了一层意义,它已经成为南阳的城市名片。
举办诸葛亮文化节,说是作秀也罢,炒作也好,南阳人有着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借助诸葛亮文化节的拉动作用,发展文化产业。从2005开始南阳市开始于每年举办“诸葛亮文化活动周”,到今年已经是第六届,随着诸葛亮文化节的举办,诸葛亮已经成为南阳的城市名片,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南阳的卧龙岗、武侯祠。知名度提升了对南阳市本身的经济发展、招商引资,旅游产业都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一个地方的竞争力、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品牌效应,文化是区域形象的灵魂,拥有先进文化的地区,区域形象就能赢得世人的美誉和向往。这正是南阳市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上开阔思路、开拓创新的表现。
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始建年代可上溯至魏晋时期,明清进行了大规模修整,近年来经过多次整修,更加光彩焕发,是南阳最具影响力的金字招牌。在近年来,胡锦涛、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纷纷到武侯祠视察,对南阳卧龙岗丰厚的文化底蕴十分赞赏。2009年7月南阳市出台的《南阳卧龙岗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方案》,方案中说,恢复卧龙岗龙脖面貌,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将北至武侯路、东至车站南路、南至白河、西至十二里河总计1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打造成为卧龙岗文化旅游产业改革实验区、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个方案在今年年初得到了评审通过,在未来几年南阳市将投资九亿元来打造“南阳卧龙岗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不少南阳人为之振奋,结合此次诸葛亮文化活动周的举办,南阳人更是献计献策,期待南阳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复古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环,其中的智慧文化是很有积极意义的,南阳本身既然有得天独厚的卧龙岗,对此加以复活,这无疑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同时也是一种贡献。发展地方经济现在流行的一种的做法就是文化搭台,旅游唱戏,经济创收。智慧的南阳人充分的利用了南阳独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品牌,并最终成为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在今天大力倡导绿色经济保护环境的时候,南阳这个属于文化产业范畴的项目,无疑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一次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