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旅游网欢迎您!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收录荔波布依族傩戏

http://www.cnair.com 2010-06-03 13:25:49 来源:航空旅游网

      6月3日公布的我国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贵州旅游文化支撑项目之一的“荔波布依族傩戏”名列其中。布依族是荔波县的主体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63%。


    据荔波文史委专家介绍,布依族傩戏的起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傩祭”、“傩舞”,即先民们戴着神和猛兽的面具舞蹈,旨在驱邪酬神、消灾祈神于这种祭祀歌舞仪式的综合艺术。


    荔波的布依傩戏源于明代“调北征南”时期,大批军队和移民进入荔波带来了中原和江南等地流传的傩戏,尔后,傩戏与荔波地域文化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布依傩戏。


    荔波县的“傩戏”最早用于布依“做桥”“烧香”“还愿”等“傩坛祭祀”,流传至今已有半个世纪。后“傩戏”取材于中国古代征战故事,揉进神话传奇,杂以乡间吉语,集话剧、歌剧、舞剧为一体。剧中人物有“将军、先锋、文官、武官、副将、妇孺”等形象。傩面具均用木质雕刻成型,造型奇特、色彩神秘、栩栩如生,服装更是瑰丽多彩,其舞姿粗犷,娱人娱神,独具特色。


    最近荔波县在文物普查中,发现1912年以前版本的布依族傩戏古籍、毛笔手抄古书5000多册,其中有四件已被国家有关部委认定为“重点保护”文物。


    流传于播尧、觉巩、驾欧、地莪、方村、翁昂等民间的布依族傩戏是荔波少数民族文化盛宴中的亮点。荔波布依族傩戏具有观赏性强,审美功能突出,娱乐性强,参与性强等特点。由当地傩戏祭师表演的布依族傩戏,一般只在当地人的各种祭祀活动中才能看到。随着荔波旅游业的发展,傩戏作为少数民族民间文化已经变成了商品,游客随时都可以近距离观赏。


    永康乡尧古布依寨,地势非常开阔,风景也很秀丽,是布依族群选择住址的代表。布依族人一般都选在平坝、河谷或依山傍水处居住。这里除了保存有傩戏表演的传统以外,还有许多布依族人生活的特色。走进几家民居,有土法酿酒坊,也有染布坊,古法造纸等特色原生态布依风情。古代《天工开物》一书中记载的古法造纸就是如此,尧古古法造纸是用山上的竹子做原材料,经过锤烂、沁泡、洗净、碾细榨烂等十几道工序,最后再用刀在纸上整齐的刻上七个刀纹,寓意“生老病死“和“轮回”,而这些纸张也被乡民当祭神冥币用。


    而在荔波的另一头,驾欧乡联山湾村还保留下古老的布依族傩戏珍奇种类中的“许愿桥”、吊丧舞和许多民间民族文化资源。尤其是吊丧舞这种傩戏,深受游客的喜欢。


    在荔波联山湾乡村旅游区,自古以来流传着一种比较奇特的民间舞蹈类型叫吊丧舞,吊丧舞是布依族民间传统丧葬的大型集体舞蹈,是祭奠活动之一。吊丧舞与其他舞蹈有较大区别,主要特点是舞台设计,演员年龄性别、人数、演出时长等都没有严格规定,效果讲究的是舞会气氛的和谐与融入。吊丧舞的创作与发展有其漫长而曲折的历程。


  据史料记载,早在宋代时期布依先人就已定居荔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世居民族之一。在漫长岁月中形成了独特的布依文化。布依族丧葬实行棺木土葬。当老人去逝后要举行隆重的丧葬仪式,即办"白事"。按习俗主要程序是送终报丧、停尸、入殓、祭奠、安葬、复山、除服、立碑等,其中最隆重且饶有风趣的是祭奠活动的吊丧舞。


  吊丧舞是布依族祖先在千年以前根据《董永卖身葬父》的悲壮典故编导出来的,该集体舞是布依鼻祖自创自作的吊丧舞蹈艺术珍品,也是古代劳动人民平凡生活中最大的乐趣。此习俗世代传承,至今仍受广大布依族人喜爱。


  吊丧舞通常在老人去逝的第二天晚间举行。布依族人把此活动看得很重,说是超度亡灵的“通行证”。活动具体时间是由“傩公”根据死者去世时间,结合死者生辰八字,再套上阴阳八褂算出。布依语叫“哀丧岳笼”。


  舞场一般布置在丧家堂屋正中“哪香火”(布依语)。如人数较多可用耳房和客房等“空地”作为副场。会场布置也很奇特:“哪香火”正中悬挂一匹面积约一平方丈的布依土布帷幔,帷幔上绘制有路神仙画像,众神像有的面目和善,有的凶神恶煞,表情栩栩如生。大门外一侧矗立着高出屋檐带叶的青竹杆一根,竹杆脚设有两尺高的三角竹架,架上摆着斋粑三块,小豆腐三分,点燃的香烛三根,清水三碗,作“哀丧”时请神备用。香烟袅袅阴气沉沉。青杆接近顶端部分挂着一条白色土布并伸到“哪香火”下,作引魂幡。


  吊丧舞“哀丧”前。从四面八方来的亲朋好友孝子孝孙早已挤满屋内。参加舞会的青年男女人数不限,人数最多时超过百人,也有人称为“百人竹杆舞”。舞场内人人头戴孝帕,选好位置后双手紧握七尺来长竹杆一根,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各找舞伴严阵以待。伴奏乐队也极为简单,只有铜鼓和木鼓舞各一面,傩戏面具数张,也摆好架势。场内布置和人员准备就绪后,就等待“傩公”发号开幕令了。


    肃立于神幡下的傩公看看时辰将至,随即哀启祭文。祭文的内容是超度亡灵和简述死者生平事迹,哀哀祭文回肠荡气,全场内外沉侵在一片悲伤之中。“傩公”陈述礼毕立即发令,宣布吊丧舞正式开始。与此同时,在门外的炮手连续点燃三枚铁炮,三柱火光直冲云宵,照亮了布依山村远景近物。震耳欲聋的炮声响毕,铜鼓和木鼓同时奏起,铿锵激昂的节奏刚过一小节,整个舞场竹杆挥舞,喊声阵阵,一片欢腾。


    再说三声铁炮响毕,围在棺木四周的孝家子女(多为女性)抱住棺木哭成一片,悲痛欲绝。布依族称“哭棺”。“哭棺”时每位孝子极力追忆自己与死者生前的难忘的生活片段,想得越多,倾诉得越细,哭得越伤心,人们就说该孝子最有孝心。有的孝子因过度悲伤而昏倒在棺木上,由远房亲戚劝慰扶其退场,围观的亲朋好友看到如此悲伤的场面都黯然泪下。


  吊丧舞的伴奏有一个基本的节奏:即每小节四分之四拍。据说创编吊丧舞之初对打动作很简单,竹杆上下各打两次,队形也一直不变。后来人们通过长期的演变,摸仿耕作、狩猎、织布、武斗等动作技巧,提炼成了现在多姿多彩的民间曲艺节目。主要节目有:单调棍、打果棍、梅花棍、十二游棍、纺线舞、织布舞,簸米舞、猴子击鼓等花样繁多,动作灵活多变,真是精采无限。


  当吊丧舞进入高潮部分时全场互动,在有上百人的舞场里人人手拿竹杆互相对打,忽左忽右,忽前忽后,动作机敏灵活,节奏阵阵回荡。队形也变换不断:时而变成数列纵队,时而变成数行横队,时而变成“十”字架,时而变成几个圆圈……花样应有尽有,蔚为壮观。别具一格的布依木楼就好似一个天然大鼓,上百人整齐的踩点声铿锵有力,伴着浑厚的铜鼓声和清脆的竹杆撞击声,再夹杂着“哭棺”的呜咽抽泣声汇合发出了大自然和谐之音。这声音如歌如泣,委宛低沉,回肠荡气。


  时至中场小憩,孝家服务小组端来茶水、香烟、糖果等供大家休息享用。休息期间有个精彩的“中场节目”要表演。意在调节人们紧张疲劳的情绪,多为竟技类表演。一般节目有:举重、摔跤、跨越、扳手劲、钻火圈等项目。会场里热血沸腾,精彩异常,又把舞会推向新的高潮。孝家子孙被眼前的热烈场面融化了,阵阵欢呼声带走了丧家哀伤情思,变泪水为笑脸,化悲痛为力量,节哀顺便,尽快投入生产、生活中。这也许是布依族古人为安慰丧家而创作吊丧舞的杰作吧。


  吊丧舞为满足赴丧青年男女需要,往往从当天晚间开始持续至次日破晓前结束,一般为六个小时以上。吊丧舞闭幕时,又由“傩公”宣读丧文倒幡,吊丧舞会正式结束。


  从吊丧舞的艺术发展史看,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聪明与智慧的结晶,场面之大,参与人数之多是舞蹈史上罕见的。


    为弘扬吊丧舞文化,近几年来荔波县驾欧小学曾多次深入民间搜集相关资料,并整理成由二十多人组成的校园舞蹈队,在附近村寨巡回示范表演。当该舞蹈在2006年全县中小学第四届艺术评比的舞台上亮相时,当即得到观众与评委的好评,并获三等奖的好成绩。此后,该校又经过艺术创编与升华,把零碎的古人艺术人文地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的校园文化,且参与人数不断增加。到“两基”国检前夕,舞蹈规模已发展到全校师生三百多人律动的大型校园集体舞。此活动曾引起社会群众与各级领导的极大关注,并前来观看指导。学校通常在活动开幕、庆典、课余等时间表演,既有民族风格,又有艺术特色。


    荔波县布依族民间的“做桥”也十分流行和隆重,改革开放前基本上每一个布依族人都要经过“做桥”这一关。有的地方叫 “还愿桥”,又称还愿傩戏。即向天尊圣母许愿“求花保子”,祈祷圣母保佑夫妻生儿育女,一生平安,然后择吉日良辰酬谢圣母,还恩了愿,所以要举行“还愿桥”民间习俗活动。


  “还愿桥”来源于古代的傩祭、民俗祭祀,每次举行的时间一般为1至3天或1至5天。还愿桥傩戏分为戏坛内和坛外活动,坛师(男性)一般为2至4人或2至8人。祭坛分别挂上万岁天尊圣母、花林、托生、六乔、三元、社王、六官等神像画案,代表布依族信奉的神仙。傩戏演唱书为24册,以天尊圣母为主要题材,认为她是天下人类的母亲,她能保护人类不受牛鬼蛇神、洪水野兽的侵害,她是人类繁衍、子孙幸福生活的源泉。她是傩书中人类第一个保护神,是在布依傩戏中最受崇敬的女神,从历史角度观察她应该是布依族远古时代母系社会以女性为尊的体现。


  据荔波布依族文化传承人、联山湾布依傩师莫炳刚介绍,祖先保留下来的“布依经书”和“布依傩书”,是世代传承布依傩师运用布依古文字记录并全部用布依语言朗读来开展傩戏活动的书籍,布依族人称这些典籍为“摩经”和“还愿过桥书”。布依傩书是布依族古文字的载体,是历史、民俗、民间宗教和原始戏剧的综合体,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基因,是研究布依族哲学思想、宗教信仰、伦理道德、思维方式的珍贵资料,对揭开布依族族群心理,了解布依族农耕文化和世界观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新闻表情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辽ICP备10012394号-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