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旅游网讯:
2001年4月20日,当日航班MU5722-5827/8计划中午12:20从太原起飞,于隔日00:05点落地昆明。但由于航班MU5722经停站重庆天气原因,MU5722起飞时间被推迟到下午五点十分。航班机长杨大凯,副驾驶朱双喜、李志伟于三点半来到签派情报大厅领取MU5722的放行资料,听取讲解员讲解。
“现在重庆能见度500,20号RVR250有下降趋势,小雨......”讲解员细心得为机组讲解着飞行计划与天气,“由于你们今天延误较多,并且昆明机场凌晨两点至早晨七点期间关闭,所以你们在执行后续航班MU5828时可能需要在郑州地面等待郑州机场开放。”
机长杨大凯积极应对,与签派部门商量可否将MU5722的旅客与执行同条航线并且同时出场的MU5830航班的旅客进行合并,让MU5722直飞昆明,尽量保障MU5827/8的正常运行。在得到签派部门积极响应下,机长带领飞行机组与乘务组坐上机组车出场了。
尽管签派经过了一番协调沟通,但最终由于个别旅客不同意,合并航班的计划没能实施。签派部门只能通知MU5722机组按计划执行任务,并告知机组由于重庆机场天气未能好转,机组需在飞机上等待起飞的通知。
此时太原正下着绵绵小雨,而千里之外的重庆也是小雨绵绵,机组人员的心情也可想而知。但是作为飞行员,就要拥有面对一切困难,挑战困难克服困难的本领。
机长杨大凯在等待起飞通知的间隙,充分考虑了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首先要求副驾驶根据公司运行手册检查本次航班是否会超出执勤期,并且执勤期后的休息期是否会影响到执行第二天的航班任务。作为一名飞行员,航空法规是其行为的准则,严格遵守法规是飞行员最为重要的素质之一。如果既要满足法规要求又能保障公司航班运行,就需要机长将一切情形想在前面,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将可能发生的违规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由于本次航班是拥有资深副驾驶的三人制飞行,执勤期最多为十六小时,发生运行延误的最多可延长至十八小时。机长粗略估计了一下本次航班任务的执勤期为十五小时,休息期可缩短为十二小时,所以满足法规要求,并且不影响第二天的飞行任务。
在机长杨大凯周详的安排、副驾驶朱双喜的全力配合以及签派部门的积极协调下,MU5722于18:45起飞,并克服复杂的航路与目的地机场天气,于20:35顺利落地重庆。
接下来MU5722重庆至昆明执行得非常顺利。
时至隔日凌晨一点,MU5257正从昆明飞往郑州的巡航途中。家中的妻儿早已熟睡了吧,杨大凯与朱双喜在空中望着浩瀚的星空,仿佛是看到了孩子恬静的面庞和妻子娇嫩的睡姿。而后舱一百多名旅客在昆明经历了六、七个小时的苦苦等待后,也终于踏上了返回郑州与妻儿团聚的旅程。希望他们能尽早回家,还能赶上一床热热的炕头。
“郑州塔台,东方5257脱离跑道。”
“滑行沿C、J,停机位01。”
“C、J,停机位01,东方5257。”
此时的郑州也下着绵绵的小雨,杨大凯和朱双喜与前两个过站一样,在略有些冰凉的凌晨,依旧穿上反光背心下飞机进行细致的绕机检查。
“大家辛苦了,因为昆明机场七点才开放,所以我们预计五点才从郑州起飞。现在三点半,大家抓紧短暂的休息时间睡会儿吧。”绕机回来的杨大凯机长对机组成员们说。
乘务员、飞行员们各自坐在座位上闭上眼睛,但大家都知道航班任务没有结束,没有一个人能睡得着,大家心里都各自惦记着自己下一段要做的事情。
飞机在郑州机场的优质保障下于05:00正常起飞。当MU5828上升至巡航高度后,才知道在这漫漫长夜中不仅仅只有MU5828一个航班在战斗,空中有好多各个兄弟公司的航班因为种种飞行员们熟悉的原因连夜鏖战。大家心里都知道,无线电中精神抖擞的他们无一不是强打起精神的。为了航班的安全飞行,为了旅客的舒适旅行,飞行员们容不得有丝毫的困倦。
黑夜渐渐消退,脚下厚厚的云顶上洒来了一丝清亮的白光,头顶漆黑的天空也渐渐泛出了幽静的蓝色。太阳仿佛还没有完全睡醒,伸着懒腰慢慢从云层下探出头来,给云际镀上了一层闪闪的金边。
云南最美的是什么?
——当然是云。
那云南最美的是什么云?
——当然是被朝阳披上了金纱变成朝霞的云
MU5258就这样一路向西南将朝阳带到了昆明,给昆明的云披上了金色的纱衣。
07:19, MU5828在云南最美的朝霞中落地。(李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