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由于气候的多变性,飞机在飞行中受气流影响经常会产生颠簸,可预知性的和不可预知性的颠簸,并呈上升趋
势,造成旅客和机组人员受伤的情况也屡有发生。
首先,因颠簸造成的最直接的危害:会威胁到航空器上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潜在的危害:增加了航空公司成本,据IATA统计,每百万飞行小时中就有18名乘务员和34名旅客在颠簸中受伤,那么每年花费受伤人员的费用就会超过6000万美金。可见加强对颠簸时服务工作的管理不仅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人机安全,对航空公司节约成本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其次,因颠簸造成旅客受伤,对社会会产生不良影响,使航空公司的美誉也大打折扣。
第三,从另一个方面讲,如果我们乘务员自身没有这种安全意识或安全意识淡薄,其后果都要由自己来承担,对精神上、物质上尤其是身体上都是很大的损失。
但我们如何才能认识到空中颠簸的危害呢?那就要更近一步的了解什么是空中颠簸?
空中颠簸是一种常见的大气现象,学名是“湍流”,俗称“颠簸”,主要有两种形成原因。一种是暴风雨所致,机组人员可以看到空中翻滚着的积雨云。于是,可以采取回避飞行,至少可以提前通知乘务组和旅客系好安全带,给出“系好安全带”信号灯。另一种原因是“晴空湍流”,亦称为“晴空乱流”,在航空领域,泛指无云空间的各种有碍飞行的大气乱流,这往往会出现不可预见性的颠簸。我们在日常的空中旅行会经常遇到颠簸,不必那么恐慌。轻度颠簸一般表现为较为快速上下振动,通常不会导致任何伤亡。但是,中度以上的颠簸则会影响客舱安全,我们会建议并提醒旅客全程系好安全带,而乘务组也会按照航班起飞前,与机组协作时给与的航路天气信息,来制定相应的服务方案,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飞机突然开始持续坠落,并且感到快要失重的飘飘然时,千万要当心,这时所有没有约束的物体,包括没有系好安全带的旅客,都会不由自主地飞上客舱天花板。
引起颠簸还有很多因素:(1)受地形的影响:例如在山区、喜马拉雅山、云贵高原。(2)受季节的影响:例如夏季的雷雨天气,秋季的大风。(3)热力原因:例如午后的太阳照射在湖面,湖水受热空气上升,上升到一定高度遇冷空气下降形成空气对流,引起颠簸,所以我们在中午时间跨江河湖海的飞行就要注意了,要当心热饮热食以免烫伤,这种颠簸一般经历的时间短,突发性高。4)动力原因:例如北方的强冷气流流向南方,和南方的热气流相会,这时冷暖气团的交汇处就会产生大面积的浓积云。这时候的颠簸时间较长,有时需要对服务程序做相应调整,暂停客舱服务供应。
颠簸对于我们乘务员来说并不陌生,它就像客舱安全的隐形杀手,我们开始飞行就非常清楚颠簸时必须采取的正确的保护措施,否则可能会导致受伤,那么作为乘务人员如何应对空中颠簸呢?
首先,乘务人员要提高对颠簸的思想认识,增强在颠簸时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处置能力。如遇较强颠簸,乘务组应调整服务程序,取得旅客理解,避免一味追求完成服务程序而没有采取应对颠簸的措施,造成人员受伤事件的发生。其次、飞行机组、乘务组之间要加强沟通,及时、准确有效地传递信息。要按照以下原则进行信息传递:(1)如客舱内出现可预见性的,需要机组协助、沟通的事件,视为“客舱特殊情况”。主任乘务长、乘务长报告语言为:“客舱特殊情况报告”建议机长配合处理;(2)如客舱内出现已经威胁到人机安全的事件,视为“客舱紧急情况”。主任乘务长、乘务长报告语言为:“客舱紧急情况报告”需要机组立即解决。(3)上述报告内容应包括时间,地点,原因,事件,人物,机上人员财物受伤受损程度等。
当我们和飞行机组及其他乘务员联系时,必须使用颠簸标准术语。乘务组对三种颠簸(轻度颠簸、中度颠簸、重度颠簸)的清楚认识、接受到的准确信息和采取及时正确的措施能有效防止可能发生的伤害.
机组要准确告诉乘务员预测到在哪个区域可能遇上什么程度的颠簸 ,以及机组应遵守的相关标准操作程序;如果遇上预报的颠簸,乘务组对服务程序会做哪些适当的调整.
做好飞行中的沟通:乘务组与飞行机组的沟通不局限于飞行前的准备会上。在实际飞行中,颠簸等级会因飞机重心而不同。可能客舱受到的颠簸程度越来越严重,那么乘务组应通知驾驶舱;还有在飞机后部像后厨房比飞机前部的的颠簸更严重,那就要通知前面乘务长或主任乘务长。
加强颠簸后的沟通:飞行机组应该通知乘务组什么时候是安全的,这就是我们现在欠缺的颠簸后的沟通。首先,当机组通知恢复平稳飞行后,乘务员要履行相关职责,检查是否有旅客受伤,安慰一些受惊吓的旅客等。同时向飞行机组报告客舱状况。
同时客舱广播是一种最直接有效沟通方式。注意:(1)广播必须及时、准确。(2) 乘务员在听到广播后要意识到当前状况,不能把广播和实际工作脱节,客舱安全隐患就存在了,只有按规定进行相应的安全和客舱服务,才能降低受伤的可能。同时乘务员的执行力是给旅客最生动的示范。(3)尽管我们有广播员负责广播,但遇到未能预测的颠簸安全受到威胁的特殊情况下,任何一名乘务员都可以广播,特别是离广播器最近的乘务员(这时的广播要简单清楚,让旅客明确现在是什么状况、自己现在需要做什么)。(4 )关键词的运用。例如广播中“立刻”“马上”等就是关键词来引起组员和旅客的注意。这样的词语对我们来说就像个“触发器”,当听到类似这样的广播词要立即履行我们的所有职责。
在飞行中的怎样做好颠簸管理?首先,机舱内未固定好的设备,任何无固定的的物品,例如未关好的行李架内的行李,旅客未按规定安置的行李、服务设备(餐盘、餐车等)都有可能被抛起打到旅客或乘务员。两舱区域工作的乘务员要注意,颠簸时所有的玻璃或陶瓷的用具,包括红白酒不能放在吧台,这些都可以防止人员受伤。不能离开没人看管的餐车,即使餐车扣紧车门踩了刹车,但是餐车上的物品(例如饮料瓶)可能会在飞机颠簸的时候成为飞弹。这些都是在颠簸中可能会导致乘务组或旅客受伤的例子:没有刹车的推车会自动挪位置;没有锁好的储藏箱掉出来;储藏箱门被甩开,箱内东西掉出来,请别忘记也有可能是玻璃杯;放在厨房服务台上的物品,例如咖啡壶可能变成"空中飞碟"。其次,在起飞和下降前有很多乘务员做的很好,在完成安全检查回到座位之前,再做最后一次检查———目测。
如果有任何一个原因会造成厨房不安全,都应立即报告乘务长,这样也可以得到乘务长的指示下一步该怎么做。值得注意的是:时间是在下降过程中预防受伤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尽可能的在飞机起飞、下降前完成服务工作和做好安全检查,并坐回乘务员座椅上确认自身的安全。.
这其中还包括洗手间的管理,广播暂时停止洗手间的使用,在洗手间的旅客尽快回到座位,或锁闭洗手间。
一旦得到颠簸警告,乘务员必须根据可用时间在颠簸发生前安排好客舱职责的先后次序。放置好大件物品、放好热饮和瓶子、固定松散物品(例如:回收托盘)、清理服务台表面、检查门闩/刹车,客舱里要实施安全带检查,乘务员回到座位并系好安全带。
在出现意料之外的强气流时,乘务员自我保护是第一。特别是在突发的重度颠簸中,中断所有职责,不要试图去收回餐车和服务用品或清理服务台,应立即踩下刹车固定好自己.可能的话尽快抓住把手柄或找最近可用的座位(包括旅客座椅)坐下系好安全带,然后目测。如果满员,在客舱的乘务员尽量减低身体重心,抓住旅客座椅扶手,必要时可选择趴在地板上,抓住座椅下行李槽。当你抓住把手等固定好自己,还能伸手能够着大件服务设备,就迅速固定他们(刹车/推车上的门闩)。时间对预防机组人员受伤来说是一项关键因素。在客舱里的乘务员必须知道找最近的座位坐下,受伤经常发生在当乘务员试图回到位上时和颠簸增加的时候。
有些乘务员总是认为旅客的安全高于自身安全,为了去保证旅客安全而忽视自己的安全,例如: 旅客无视安全带信号灯和广播而离开座位、打开行李架、去洗手间、甚至他们被严重颠簸吓倒需要帮助时,或者飞行关键阶段旅客需要服务时。我们可以采取其他的方法,保护旅客和自身的安全永不向安全让步,不向生命妥协。例如:旅客在颠簸中站起,我们可以用PA再次指示他们坐在原位;如果旅客需要跟服务有关的东西,例如一杯水,我们可以等到安全带灯灭时,再送过去并做好相应的解释工作,我相信一般人都会理解的。
最后我想说,安全也是一种服务,而且是所有服务中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我们要打好每一次安全的保卫战。南航新疆分公司客舱部乘务三分部 赫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