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8日至19日,由中国民航发展论坛发起的“航空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研讨会”在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召开。来自民航局、地方政府和民航企事业单位的11位演讲嘉宾和100余位代表从不同角度围绕“航空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航空运输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唇齿相依、相互促进的紧密关系,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将对区域经济产生原生、次生、衍生和永久性效应,特别是航空枢纽对所在城市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正外部效应。民航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地方各级政府的扶持,政府对航空产业的公共投资以及政策支持是必要的。
会议就如何促进地区经济与航空运输的协调发展方面提出了九点建议:
一是地方政府和民航主管部门应该建立机构,制定政策,组织协调民航发展的相关工作。
二是加大投资力度,推进机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保障能力。
三是积极培育新航线,加大航班航线补贴力度。
四是建设集疏运体系,有效衔接航空与其他交通方式,提高客货运输综合能力。
五是筑巢引凤,在税收政策、资源配置等方面予以一定支持,促进基地航空公司建设。
六是加强土地规划利用和净空管理、噪音处理等工作,为民航生产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七是开展相关研究,从规划角度促进临空经济发展。
八是地方政府与民航协同开展规划与研究,引导地区民航事业发展。
九是各级政府部门逐步通过立法层面,解决机场公益性基础设施的定位问题,解决机场从企业化向事业化的转化,从经营性向管理型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