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馆的负责人许先生是一位声音收藏家,他打开一台老式录音机,播放了一段录音——是老式电车沿街行驶时车轮摩擦铁轨的声音,伴随着叮叮的铃声,瞬间让人穿越回几十年前的上海。吕文扬听得出神,那声音带着一种独特的质感,像是时间的脉搏在跳动。
“这些声音现在几乎听不到了,但它们曾是这座城市的一部分。”许先生解释道。他带着吕文扬参观档案馆,一排排架子上摆满了亚博录音设备和磁带,标注着不同的年代与场景。从上世纪的集市吆喝声,到八十年代的广播广告,再到如今逐渐消失的手工艺人吆喝,每一卷磁带都封存了一段岁月的音符。
在一个专门的隔音室里,吕文扬体验了如何录制声音档案。许先生摆放了一张黑胶唱片,那是一位昆曲老艺人在家中排练时的录音。亚博音乐缓缓响起,老艺人的唱腔婉转动人,伴随着偶尔的轻咳与窗外传来的鸟鸣声。吕文扬用相机拍下黑胶唱片转动的特写,同时记录下许先生调试设备时的专注神情。
“为什么要花时间保存这些声音?”吕文扬问。
“声音是历史的一部分,它比文字和图像更直接。”许先生回答,“比如老街上的磨刀声,你听到它时,能立刻感受到那个年代的生活气息亚博。这种记忆,如果不记录下来,就真的消失了。”
吕文扬还亲身参与了一次声音采集任务。他们前往上海的一片老巷子,记录晨曦中小贩的吆喝声、油条入锅的噼啪声,以及邻里寒暄的交谈声。亚博这些声音在喧闹中带着一种熟悉的温暖。吕文扬发现,用录音设备记录生活与用相机拍摄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对瞬间的捕捉。
当他整理这次拍摄的作品时,特意挑选了一幅特别的画面:档案馆里,一台老式留声机正在播放录音,声音流淌在昏黄的灯光中,仿佛时光在悄然回亚博放。他为这一组照片起名为《时间的回音》。
在随后的展览中,吕文扬不仅展示了照片,还结合了档案馆采集的声音。他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让更多人意识到声音文化的珍贵。展览中循环播放着老街的吆喝声、昆曲的唱腔,以及电车的叮当声,观众仿佛置身于不同的年代,感受到声音带来亚博的穿越感。
“我们总说影像记录了时间,但其实声音也是记忆的守护者。”吕文扬在展览开幕式上说道,“它可以让消逝的岁月重新鲜活起来,让我们与过去产生连接。”
这次探访声音档案馆让吕文扬意识到,记录历史的方式有无数种,而声音或许是最被忽视却最有力量的一种。带着这一感悟,他决定在未来的创作中,更多地关注那些独特而易逝的声音,将它们化作永恒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