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旅游网欢迎您!

中国翰园碑林建园三十周年 感谢信

http://www.cnair.com 2015-08-17 11:27:39 来源:合拓网

  今年8月25日,是中国翰园碑林创建30周年,借此机会,我仅代表家人及翰园碑林的全体员工,向关心支持碑林建设的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朋友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1984年,《开封日报》开展了“建设历史名城,发展旅游事业”的大讨论,我受到了启发,萌发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广收天下墨宝,镌刻于石,倾注全家积蓄,在古城开封创建一座碑林,以展现中华民族文化之精华,抒发炎黄子孙之浩气。民办碑林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一切从零开始,资金少,人才缺乏,举步艰难。经过半年的紧张筹备,1985年8月25日,在我家举行了刻碑动工典礼。市领导及专家学者150多人前来祝贺。当时我表示:“生命不息,刻碑不止,直至碑林建成……”

  办碑林起步难,让人理解更难。为了向社会表明心迹,以昭示世人,并教育家人,我于1986年立下了《家训》碑:“……只许投入,不许索取,迎难而上,百折不回,直至碑林建成,无偿交给国家为止。碑林有了收入,李家子子孙孙不能从中牟取一分钱利益。”同时,向政府作了法律公证:“碑林建成后,全部交给国家和人民”。多年来,我和我的家人,都是按照《家训》来作的。为了建设碑林,全家过着清贫的生活,节衣缩食,省吃俭用。艰苦奋斗是创业之基,也是创业之本。我带头过艰苦生活,节约的每一分钱都用到碑林建设上。

  翰园碑林的筹建,唤起了人们热爱民族文化、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传统美德,各社会团体、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慷慨解囊,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热情赞助,支援翰园碑林建设,自发地形成了一股时代热流,海内外数千名书画家无偿提供数以万计的作品,捐助者从学生到白发老人,从残疾人到在押犯人,少至几元,多至万元的捐款从四面八方寄到碑林,面对这些,我感动得多次流下了热泪。不管前进道路上有多少困难,但我要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生命不息,刻碑不止。为了争取社会各界对碑林的广泛支持,多方筹集资金,我先后20多次赴北京,上百次跑郑州,两次去香港,三次去韩国,一次去台湾。无论盛夏酷暑或数九严寒,早出晚归,走访千家万户。为了加速碑林建设,我上书市委、市政府,立誓:“在我有生之年,发出最大的光和热,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活着为碑林建设献身,死了做忠实的看园鬼。”

  1992年6月,中国翰园碑林举行了建园奠基典礼,标志着碑林建设已由刻碑阶段进入到建园阶段。翰园碑林是千秋大业,主体碑廊工程浩大,雄伟壮观,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均系古典建筑,中间一座五层楼阁,南北两座大殿,四角四座亭子,两层碑廊,长度6华里,3500块碑刻按不同内容镶嵌在碑廊之中,整个园林风貌古朴典雅,蔚为壮观,于1996年开封菊花花会期间正式对外开放。经过30年的艰苦创业,翰园碑林已初步建成,碑林建筑、雄伟壮观、金碧辉煌;园林景色,山青水秀,风光如画。

  我创建翰园碑林以来,得到了中央、省、市党政领导和海内外新闻界、书画界以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极大关注和大力支持。开封市委、市政府发出通知,号召全市人民学习翰园碑林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并授予我“当代文化愚公”荣誉称号。书画家捐赠了数以万计的书画作品,新闻界对碑林进行了数以万计的报道,称翰园碑林是“益于当代、功系千秋”的“精神文化丰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民办碑林”;在刻碑数目上,被誉为“世界之最”。

  我带领全家创建翰园碑林,党和人民给予我许多荣誉。我知道,作为一个普通共产党员,我只是做了一点应该做的事情。这些荣誉,对我来说,好比一面镜子,要经常找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我决心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而奋斗终生。《家训》碑是高度原则,决不欺世盗名。我把孝泉、孝平、孝杰三个儿子叫到跟前,要求他们再次创业,按照碑林总体规划,把碑林建成一座文化高品位、园林高层次、中国碑林第一流的大型文化艺术宝库。

  1998年5月5日,我把翰园碑林征集的字画19418幅原件作品交给了市政府,并与开封市博物馆正式办理了交接手续。2006年,按照开封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封市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试行意见》的要求,中国翰园碑林与开封市政府正式签约,至2036年,在不留债务及其他遗留问题的前提下,全部移交给开封市政府,并将所余的字画征集作品,随着碑林的整体移交全部交付给国家。

  最近,许多老朋友见到我,都高兴地说:“翰园碑林后继有人,可喜可贺!”三个儿子都很争气,没有辜负我的一片苦心,我为遇有这样一个好家庭而感到自豪和庆幸。我要求他们继续艰苦奋斗,祖孙三代刻碑不止,直到碑林全部建成,无偿交给国家,以实现我的宿愿和向全社会的承诺。

  最后,再次感谢所有关心支持翰园碑林建设的朋友们!

  中国翰园碑林创建人:李公涛

  二○一五年八月十日

新闻表情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辽ICP备10012394号-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