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上提出的“互联网+”概念引起热议,犹如一针兴奋剂,打在了每一个创业者和投资者身上。
而在“互联网+旅游”浪潮中,我们看到另外一种可能:互联网+传统旅行社融合创新,协同增效,能够创造出新的价值与新的发展生态。
下面笔者从三个层面来剖析互联网+传统旅行社的独特性和深远意义。
其一,互联网+传统旅行社:倒逼旅游产品加速迭代创新
以往传统旅行社只要有产品、酒店、机票、领队、大车等就能组合一个产品,而且很好卖。而如今随着各种技术手段的进步,包括消费者的成熟,这种信息不对称变得越来越淡化,旅行社在新常态下旅行社受到了很大冲击,逐渐意识到,旅游业最终的竞争还是在创意、产品和服务环节中展开。而以资源为导向、同质化严重的旅游产品已经无法完全满足互联网用户的需要,用户的需求倒逼旅行社积极拓展目的地服务、丰富旅游产品品类,开始重新考虑新的商业模式和产品细分。
比如最近市场上火热的定制游就是例证。举个例子,欣欣旅游网去年4月新推出了旅游顾问频道,在未作主动推广的前提下,迄今已有16000多位旅行社从业人员变身成为旅游顾问,并为全国各地430000多名游客提供了服务,市场反响很强烈。简单的说,旅游顾问通过定制游的服务,针对游客发布的旅游需求一对一行程设计,并提供旅游服务体验,游客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和需求,自由地选择在景点游玩逗留的时间。
其二,互联网+传统旅行社:利用技术创新拉近了与客户的距离
千禧一代的旅游者的特点是追求社交化、移动化、个性化、深度化。而这些需求仅仅通过传统旅行社的服务方式和产品提供方式是无法快速高效的满足的。
近年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尤其对于善用互联网的80后而言,SNS、微博,微信等旅游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已成为公众获取旅游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改变了旅行社的营销方式,
依赖于大数据的精准个性化推荐和服务在满足用户深度化需求上威力尽显。而庞大的需求暴增又反过来倒推互联网的进一步升级。
其三:互联网+传统旅行社:挖掘客户潜在性需求
很多人的旅游需求信息是不完整的,比如有些客人对出行实际的开销及预算的概念较弱;有一些没有明确目的地,可是却对主题性质有要求,比如需要定制蜜月游或者亲子游等,这些称之为模糊需求,而往往这些客人需要专业的咨询和推荐,根据他们的预算、兴趣、目的、同行人的社会关系等等,帮助他们最终把动机落实成具体的方案。
目前模糊需求的市场空间很庞大,往往OTA提供的是已经明确的需求,对应的都是标准化的产品,而模糊需求对应的是更加复杂的个性化服务,旅行社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传统旅行社专业服务能力的整合,就能够去挖掘这些潜在性的消费需求。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在互联网+时代,如果说传统旅行社依靠的还是连锁店,只能走向消亡,这是很残酷的事实。
正如欣欣旅游网CEO赖润星所言,在未来,消灭传统旅行社的绝对不可能是旅游电商,而是升级转型成功的新型旅行社, 而这帮旅行社一定是武装了互联网工具、武装了互联网思维,用李克强总理的话叫“互联网+”。
无论是什么时代,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显然,顺势而为的人将飞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