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摄影 陈鲁宁
一座城市,因有一座博物馆,就有了历史的记载,就有人们对历史的追思、敬仰,也就有了对未来的追求和梦想.....古曹州赵王河的清溪,缓缓流过菏泽西部的城桓,初冬的夕阳,在一片水面和天空上,居然映出了两个光影,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静静的就伫立在这里。菏泽,这座当年英雄的城市,早已建成一座新城,宽敞的街道和两旁耸立的高楼,无法让人想象出,当年它在鲁西南战火硝烟中会是啥模样......
鲁西南,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是山东唯一的四省交界地区,可谓是山东的西大门。中国共产党最早就在这里的曹县,建立起鲁西南地委。当时的鲁西南大体上包括:山东的曹县、定陶县、菏泽城区的西部与南部,及属于河北的东明以及长垣东部,河南的兰考、民权、商丘与曹县接壤的部分地区,当时的鲁西南以曹县为中心。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早在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人就来到鲁西南开展活动,1935年春起,中共地下党员王石均、袁复荣等同志就开始在韩集(距“红三村”4公里)、桃源集(距“红三村”8公里)一带,从事革命活动,相继建立起地下交通站、农民协会。“七•七”事变后,中共曹县工作委员会成立。年底,曹县成立抗日青年救国会,1938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鲁西南的第一个村党支部就建在刘岗村。
1939年2月16日,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代旅长杨得志、政治部主任崔田民率领一个红军营,东渡黄河挺进鲁西南,来到安陵、刘岗一带,给坚持抗日的鲁西南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和力量。4月初,杨得志同志把这一带的革命队伍和地方抗日武装独立团,特务团,黄河支队、鲁豫第五支队合编为冀鲁豫边区支队,统一了河北省南部和山东省西南部的武装,形成了一支以红军营为骨干的有战斗力的铁一般队伍。冀鲁豫边区支队的建立,是我党建立鲁西南抗日根据地的转折点,揭开了鲁西南革命斗争史上的崭新一页。伴随革命武装迅速壮大,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浪潮席卷鲁西南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