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家无止境,梦无边界”。对于离家在外,尤其是远离祖国的人,怎样理解“距离”这个温暖又冰冷的词汇呢?譬如,中国到加拿大的距离。飞行员应该会说,那大约就是8000公里;地理学家会告诉你,那是一个跨越太平洋的距离。不同的人会给我们不同的答案,或许一通电话、一台电脑就能解决所谓的距离问题,但是现代科技虽然有着方便快捷的特性,却不可避免地让人觉得冰冷。
在我没有从事乘务工作之前,从未思考过这样的问题,也未曾想过“距离”会带给我怎样的思念。但是,我并没有后悔从事乘务工作,因为这份工作可以给人以温度,亲身体会什么是人情,以及如何用一份贴心、一份执着,不断拉近所谓的“距离”。如果您不相信,那么请听我讲个看似平常,却十分温馨的小故事吧。
5月12日,同样温馨的一个傍晚,旅客们怀着期盼和喜悦走进客舱。当天我们执行的航班是深航ZH9627,由广州飞往哈尔滨。伴着乘务长的登机广播,我们热情地迎接着每一位旅客,并主动为其安排行李。或许,这本就该是一次盛大的家庭旅行,只是家人们来自五湖四海,相约在此,一起度过看似普通又蕴含着温情的旅程。
旅客们逐渐登机,乘务组也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但仍有一名旅客迟迟未出现。突然,廊桥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旅客拿着两大包十分精美的布匹出现在我的视线里,那急促的咚咚声,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他的焦急。事后得知,该旅客姓王,是一名加拿大籍华人,两包布匹是他带去哈尔滨展览会的作品。由于物品十分贵重,所以没有采取托运的形式,而且同行的伙伴临时发现护照到期,没能及时赶上航班,只能靠他一个人将行李带上飞机。
登机后,我和乘务长帮他在前排腾出了行李架,并安排他坐下。飞机平飞后,王先生拖着疲惫的身体早已进入梦乡,乘务员主动取来毛毯为他盖上。夜航中,前服务间的门帘撩开了,走进来的正是这位加拿大籍华人。王先生说小时候基本是在加拿大生活,对他来说祖国既亲切又陌生。那天在没有朋友的陪伴下,自己带着体积庞大的行李,让他对此次飞行有些茫然。在此之前,他曾寻求机场地面工作人员和过往旅客的帮助,但都遭到了各种各样的推脱或拒绝。当到达廊桥口时,乘务组的举动让他有种见到家人般的温暖,安放行李、送水、盖毛毯、细心的问候,让他深受感动。
“为什么要这样帮助我?”他感动的同时有着些许不解。“您踏上我们的航班,就是我们航班中的一员。今天的航班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位旅客都是我们的家人,配合着我们完成这次飞行工作,其实我们应该感谢的是你们。”说到这里,王先生除了感谢,更多的是感动。他说此次出行改变了他心中一些原本偏执的看法,作为一名加拿大籍华人,他很开心认识乘务组,让他体会到乐于助人的美德,感受到体贴细微的服务。
下机前,王先生给我们留下了一份表扬信,并送上第二天哈尔滨展览会的邀请函。走出候机楼,已是五月的哈尔滨,午夜的露寒还是能让人感到丝丝的凉意。坐上慢慢开动的机组车,回头看着王先生与朋友们见面的温馨画面,大家的心里都是那样的温暖。
故事结束了,那份温暖却弥留在我的心里。现在,您还觉得国与国之间的距离有那么遥远吗?心有多近,距离就有多近。国与国的距离可以远在天涯,也可以近在咫尺,而衡量的尺子就是人情。一份贴心,一份执着,换回的是不断拉近的心与心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