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晨3点的时候,跑道灯都已熄灭,喧闹的机坪回归寂静,如果飞机有生命,那此刻这些生命已经熟睡,这些大家伙们静静的没有一点声息的呆在昏黄灯光笼罩的机坪,等待着再一次飞翔于蓝天。
夜幕下,乌鲁木齐机场结束了一天的喧嚣,显得异常静谧,位于T3航站楼停机坪的航线值班室内灯火通明,航线维修技术室的电话铃声不断,对讲机内一个接一个的喊话,值班人员敲击键盘的声音回荡在值班室内……此刻,正是航线机务兄弟最繁忙的时刻,多达十几架飞机的航后维修计划在有条不紊地进行。B737 周检、B757日检等各类维修工卡、技术文件加起来足足有半米厚,工程师按照技术指令的要求,下发至生产单位实施。工卡的每一项目内容、每一个签名都要仔细核对。
凌晨的鱼肚白还没有泛出,满天星星与停机坪的灯光交相辉映,航线机务就已开始了飞机航行前的检查。确认各种管套、销子、堵头有效撤离,机轮气压是否符合标准,起落架镜面高度是否满足要求,飞机通电检查,确认飞机完好,满足适航要求。
当航前飞机迎着朝阳起飞,机务人员抓紧时间短暂小憩后,从全国各地起飞的飞机又陆续到达乌鲁木齐。提前到位、机坪实用性检查、轮档、持单检查、签字放行、送机检查……其中一个检查步骤和手续稍有疏忽都有可能留下隐患,酿成严重的飞行安全事故。这些看似简单的重复就是航线机务工作的缩影。
机务的英文是“Aircraft Maintenance Management”,直译过来就是“飞行器的维护和维修管理”。大致上可分为航线和定检,航线上主要工作就是飞机的航前、航后、过站维护维修工作,突发故障的排除,保证飞机安全有效的运行。定检也就是定期检修,指飞机工作达到某一规定的特定周期,而必须进行检查及维护工作。
每当飞机停靠在机位时,提早守候在机位的机务人员及时与执行完任务的飞行员进行一个简短的交流,获得飞机在空中的运行状况,因为飞机的某些异常现象在地面不易发现的,如果发现故障的话,立刻组织人员排障。机组反映飞机正常的话,机务人员会手持航空公司为各机型配发的工作单,机务人员根据规定的项目逐项检查。最典型的一项就是为了保证检查的全面性,每家航空公司都会为各机型制定出一幅“绕机检查线路图”,图上标明了机务人员在执行外部检查的时候检查的各个部位以及顺序,以免遗漏。在外部检查完后,机务人员也会进入到驾驶舱和客舱内检查。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现在有更多的项目可以通过驾驶舱的MDCU(多功能显示控制组件)输入指令后进行检测,比以前只能凭借打开部件检查的效率和准确率都高多了。
日常的短停检查维护中,主要的目的是保证执行任务期间的安全性以及航班的准点率。例如某次短停中,飞行员反映“在空中,飞机发动机排气温度偏高。”得知情况的机务人员使用孔探仪,探测到发动机涡轮叶片有问题但尚在正常范围内,机务人员查阅该机型的维修手册,于是,在飞行记录本上写明情况,便签字放行。如果飞机故障不影响适航,就将不需立即处理,将当日飞行中发现的问题留到航后或者保留至将来的规定时间内解决。这也是航后检查时间和项目都要远比短停检查多得多的原因。
无论多么先进的设备,多么发达的检测手段,机务工作更多的也是日复一日重复、按部就班地执行程序,盖板的打开与关闭,电门的开启与闭合,操纵杆的推和拉……这样的生活虽然苦着,累着,但也使机务兄弟快乐着,充实着,就是这样一群人在一起甘当幕后,做好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