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旅游网欢迎您!

荔波:披上“世遗”衣冠飞上国际舞台

http://www.cnair.com 2009-12-17 08:00:09 来源:航空旅游网



    近两三年来,无论是酷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日,随意走在荔波县城的大街上,还是漫步在樟江的河堤边,或者是加入到其境内的小七孔、大七孔、茂兰等旅游团队中,你都会发现身边有说外国话的、长外国样的陌生人,他们就是因为两年多以前,荔波成功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缔约国的表决成为世界遗产后,逐渐知道荔波、熟悉荔波,然后“不顾一切”来荔波的外国朋友。


    成为世界遗产以后,有50多个国家的报刊、广播、电视、电影、网站等媒体的编导、记者等“不请自来”,到荔波采访报道、做电视节目、拍摄电影、制作专题片等,从而在国外把荔波“炒热”了起来,接着美国一家自然保护地又与荔波缔结成友好单位、外国多家媒体联合推荐“去中国荔波看原生态”、亚洲旅游精英峰会把荔波评为“国际王牌旅游目的地”。


    昔日名不见经传,如今披着“世遗”衣冠,逐渐飞上国际舞台之后,荔波看到了旅游的未来,看到了那轮正在徐徐升起的晨曦,于是抢抓机遇,决心做大、做强这块世遗“蛋糕”。


    处于昆明——桂林——张家界三角旅游空白区的荔波,总面积2431.8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总人口17万人,其中布依、水、苗、瑶等少数民族人口占92%。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8.3℃,无霜期283天,年降雨量1320.5毫米。是贵州省首批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国家第三批生态示范县、革命老区、国家级卫生县城。


    境内有举世闻名的国家级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和风光秀丽的荔波樟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同时又是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的故乡,绿色资源、特色资源和红色资源的相互交织,交相辉映,铸就了荔波这个旅游天堂。2007年6月27日,“中国南方喀斯特”正式通过世界遗产大会表决,荔波成为贵州省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地。为加速荔波的旅游发展,省委、省政府决又于当年10月在荔波召开贵州省第二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


    荔波县樟江景区自开发建设以来,通过招商引资、国债资金等渠道共投入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000多万元,建成景区步道40公里,四级水泥公路58公里,大小码头20座,桥梁5座,公厕25座207个蹲位,休息亭廊4座,停车场17个,垃圾处理场2座,水位调节坝1座,综合管理用房1幢,管理站25个、游客中心4个及一批接待设施。完成水春河、大、小七孔标牌、界碑、标志设立工作。现已建成具备一定档次的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服务网络。


    在南宁、柳州、玉林、河池、上海、广州、昆明、武汉等地设立了旅游办事处,开发了水春河漂流、卧龙河漂流等旅游项目,引资建成三力酒店、顺庆宾馆、阳光大酒店、再富大酒店、吉妮丽吉大酒店、大鹏商务酒店等一批高、中档宾馆,按五星级标准招商引资项目“樟江部落”正在建设中。


   目前,全县拥有宾馆、旅店100多家6000多个床位,其中星级宾馆30家,从事旅游营运的中巴车180辆,旅游马车110辆,娱乐行业25家,旅游专用舟船430艘,旅游工艺品厂4家,发展旅游企业25家,建立旅游定点接待单位9家,旅游商品购物商店5家。开发了新的旅游景点和修建了景区停车场及景区大门,小七孔景区东西入口旅游服务区即将实施,对小七孔景区的四个电站进行关闭,解决小七孔枯水期水景景观问题,并对景区和樟江沿河进行整体绿化。通过开发旅游业,有力地带动第三产业,促进了地方国民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已逐步成为带动荔波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为进一步将荔波旅游做大做强,打造荔波旅游品牌,荔波县先后在中央电视台、贵州电视台及国内各有关大型报刊杂志进行宣传,成功举办了“荔波旅游风光演唱会”,邀请了北京、沈阳、河南、河北、四川、重庆等十二家省级电视台到荔波开展了“聚焦绿宝石”大型采风活动,举办“荔波绿宝石之旅暨贵州少数民族服饰展演活动”等。


    荔波综合旅游区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首批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之后,荔波县委、县政府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长沙、南宁、桂林等城市开展大型宣传促销活动,策划举办了“徒步穿越喀斯特原始森林大型探险考察活动”,邀请了10多名喀斯特生态专家,历时10多天,徒步穿越了茂兰保护区和樟江风景名胜区,并进行卫星直播,在参评“中国最美丽的地方”活动中,荣获“最美丽的森林”称号,组织有关部门重新编写导游词,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进行宣传,不断提高荔波知名度,把荔波旅游推向全国,积极努力打造荔波旅游特色品牌。


    如今,荔波借助世界自然遗产申报成功、承办省第二届旅发大会、荔波机场通航和贵新复线、贵广高速公路、快速铁路等交通大动脉的辐射带动,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乘势而上,整合“三个奇”,推动“三步走”,建设“三个城”,坚定不移地实施旅游强县发展战略,着力建设富裕荔波、活力荔波、秀美荔波、和谐荔波、效率荔波,努力实现荔波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围绕旅游抓配套设施建设。重点按照旅游“吃、住、行、游、娱、购”六大要素,加大荔波交通设施、接待设施、娱乐设施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一是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围绕建设国际化专业旅游城市目标,按照高起点、高标准要求,完成县城建设总体规划修编,倾力打造以樟江为主轴,以老城区为依托,以时来、坡平为延伸的新县城;实施旧城综合改造,加快新区开发,不断完善城镇配套设施,建成行政中心区、旅游商贸区、文化娱乐区、康体活动区、特色餐饮区等功能小区。进一步优化镇村布局,加强农村自然村寨建设规划管理,完成特色乡镇和民族村寨规划,通过政策倾斜、产业扶持、设施配套等措施,建成一批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具有较强吸纳力的区域中心城镇。到2011年,力争城镇化水平达35%以上。二是加快构建立体交通网络。以连接周边县市跨区域主干公路建设为骨架,力争建成独山下司至荔波机场二级公路和贵广高速接口公路;以县境内旅游路、通乡油路建设为动脉,重点抓好一批公路扩建改造,构筑便捷的县境内公路交通网;以通村公路建设为延伸,全面实施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完成乡镇客运站点建设,提高城乡综合运输能力。力争启动县城至捞村旅游航道项目,围绕机场建设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努力把荔波机场培育成为贵州旅游热线机场。到2011年,力争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1600公里,实现乡乡通油路和村村通等级公路。


    围绕旅游抓经济结构调整。一是抓好产业布局,构建经济发展格局。建设三条经济带,即建设樟江流域旅游经济带,全面提升樟江旅游效应;建设北上通道农业经济带,把水利、甲良片区培育成绿色农业旅游商品生产基地;建设南下通道工业经济带,把荔大公路沿线乡镇培育成新型工业基地;新增开发两个旅游区,即开发洞塘生态民族及红色旅游区、佳荣生态民族及珍稀植物观赏旅游区;发展壮大两个基地,即巩固壮大洞塘酸梅基地和樟江柚生产基地,办好冬季“梅花节”和十月“柚子节”。


    围绕旅游抓城镇规划建设。重点抓好城区建设规划、樟江流域旅游开发规划和景区景点详细规划。构建以“县城带集镇、以集镇带乡村”的城镇化发展格局,全面启动国际化专业旅游城市建设,力争实现撤县建市。一是核心景区品牌经营要有新突破。立足我县旅游资源数量多、密度大、品位高、区位好的优势,大力发展乡村体验游、生态观光游、遗产科考游、红色历史游、民族文化游,突出提升以大小七孔、水春河、茂兰游线为主的核心景区品牌,加快大小七孔景区的深度开发,配套完善水春河、茂兰游线服务设施,将核心景区作为拳头品牌重点加以培育和营销,使之成为我县旅游业的龙头产品,带动全县旅游业快速发展。二是景区景点开发要有新突破。通过捞村至翁昂公路建设,连接樟江风景名胜区和茂兰自然保护区,开发捞村峡谷、洞塘红色旅游区和佳荣甲料桫椤河等一批景区景点。三是景区管理水平要有新突破。着力加强行业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推行行业规范化管理,大力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力争一批景区景点达到国家5A、4A标准。四是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要有新突破。以深化政企分开、事企分开为突破口,理顺关系,整合资源,增强旅游企业经营活力,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推动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到2011年,力争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500万人次,新增旅游从业人员6000人以上,社会综合收入达到75000万元,旅游直接收入突破10000万元,旅游及其带动的相关产业实现税收占财政总收入40%左右。


    围绕旅游抓招商引资工作。抓住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紧紧盯住有项目、有资本的珠三角、长三角、东盟自由贸易区三大经济圈,突出抓好项目招商、产业招商。要通过“低门槛”政策、全程一站式服务、高效的办事效率、充足的项目用地、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等招商优势,把荔波打造成为一个吸引各种经济社会发展要素极强的投资“洼地”。一是优化投资环境。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政策环境、政务环境、法律环境等多方面入手,建立公平、规范、透明和创业成本低、市场秩序好、社会信用高、安全保障强的投资环境,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增强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综合竞争力。二是大力加强招商引资。坚定不移地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创新招商方式,拓宽引资领域,依托水能、矿产、生态、旅游等优势资源,做好项目规划,加强项目库建设,积极参与各种商品交易会、经贸洽谈会,突出抓好项目招商、产业招商,努力实现招商引资质与量的突破。到2011年,力争引进资金累计达200000万元以上。三是扶持发展非公经济。全面贯彻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进一步鼓励和支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及咨询机构,积极协调银企关系,逐步解决非公有制经济融资难问题。支持行业商会、协会工作,维护行业公平竞争。


    围绕旅游抓城乡统筹发展。立足于旅游资源优势,创新扶贫开发方式,着力走旅游脱贫致富的路子。实施旅游带动战略,把重点景区生态观光游与乡村休闲游、农家体验游、乡村田园游、康体娱乐游有机结合起来,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的畸形结构。力争规划建设10个新农村示范点和5个民族文化村寨,逐步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田园旅游村寨和民族文化旅游村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围绕旅游抓民族文化开发。以民族特色文化激活旅游、丰富旅游,把我县民族文化旅游打造成为既悠久古朴,又具现代观赏价值、人们向往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精品,提高旅游的品位和档次,从而增强吸引力。一是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文化事业的投入,修建一批农民文化娱乐活动场所,抓好县民族文化图书馆、档案馆、演艺馆和民族文化一条街等文化设施建设。二是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挖掘和整理布依族、水族、瑶族、苗族等民族文化,申报1至2项国家级保护项目,力争申报水书为“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塑造水书文化品牌;在旅游开发中不断丰富传统民族节日、节庆文化,推出一批具有时代文化魅力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精品。三是扶优做强文化产业。深入推进文化塑县战略,制定出台《荔波文化产业发展纲要》,加快实施文化“五个一工程”,鼓励组建文化产业组织或文化投资公司,培育1至2个专业民族文化艺术团体,加强地方文化与时尚文化相结合的特色文化产品开发,进一步拓展文化演艺、文化会展、影视拍摄、文艺创作、康体娱乐等文化产业新领域,扶持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良性互动,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围绕旅游抓自然生态保护。以建设国家生态示范县为重点,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于景区环境综合整治,加强世界自然遗产和生态建设与保护。1、狠抓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展现生态环境美。一是切实加强生态建设。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县为目标,继续抓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珠江防护林等重点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加强水土保持和石漠化治理,抓好矿山废弃地区的植被恢复,进一步加大公益林建设和景区绿化力度,积极实施“五年绿化樟江沿岸”工程,扎实做好森林防火和景区防火工作,强化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与管理,力争把樟江水源涵养林、岜岭五针松、兰顶山自然保护区升格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将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成世界性示范保护区。到2011年,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城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0%以上,重点集镇绿化率达到30%以上,力争建成贵州生态第一县。二是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大力实施樟江河等重点流域的综合整治,切实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禁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樟江源头发展污染类项目,实现产业建设生态化。加大对煤炭、铅锌等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工业企业的污染防治力度,严格实行工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建设县城污水处理厂和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场,逐步建立和完善部分乡镇和重点景区的污水处理设施。2、倾力打造特色城镇,展现城镇景观美。积极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以地域文化为城镇形象定位,凸显文化内涵,体现民族特色,彰显城镇个性,提升城镇品位,建设山水相映、景色优美的城镇景观。逐步实现县城出租车取代机动三轮车,提升城镇公共客运档次;加大环境卫生的综合整治力度,巩固提高国家卫生县城成果;积极谋划县城防洪安全综合治理项目,以项目的实施带动城镇景观打造,努力把荔波县城建设成为景色优美的山水景观城,独具魅力的文化体验城,闲静优雅的人居环境城。3、大力推进村容村貌整治,展现乡村面貌美。以“创优美和谐环境,建文明旅游新村”为目标,从整治村容村貌入手,制定科学合理的村寨环境整治规划,按照经济、适用、安全的原则,引导农民有序建设新村寨,大力实施农村“六改四化”工程,逐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构建整洁、优美、健康、文明的新家园。


    围绕旅游抓体制机制改革。发展荔波旅游产业,必须主要依靠市场的力量,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推动,因此必须对现有的体制进行创新,按照“科学规划、统一管理、行业指导、企业运作”的原则,积极探索符合政策法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适应现代旅游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要树立大旅游的资源观、开发观、发展观,加强相关部门的行业管理和协作配合,探索建立旅游资源一体化的管理方式和经营模式。要按照有利于促进保护与开发相互融合的原则,按照社会化投入、市场化运作的方法,通过改制、转让、租赁、托管等多种形式,整合盘活旅游资源,催生一批旅游精品品牌,促进旅游景区景点走向市场,使其在市场中增加活力,在市场中发展壮大。二要创新投资体制。荔波旅游经济正处在原始积累阶段,实力不强,缺乏良好的市场主体,缺乏加快发展所需的资本和人才,要把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如果没有民间和社会资本的大量进入,没有国内外企业的广泛参与,旅游兴县的战略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该县决定发挥旅游资源的优势,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将旅游资源开发和景区经营性项目向国内外投资者开放,吸引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大财团参与荔波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广泛吸引各方面资金集聚投资旅游产业,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通过引进国内外资金、管理、技术和人才,学习先进的旅游开发方式、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新闻表情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辽ICP备10012394号-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