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旅游网欢迎您!

贵州省荔波四万农民从旅游中得到实惠

http://www.cnair.com 2009-05-13 09:01:07 来源:航空旅游网

    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让百姓尝到了增收的甜头,荔波县驾欧乡拉关村、瑶山乡拉柳村、玉屏镇拉岜村和水春村、洞塘乡木槽村和板寨村的发展实际是荔波保护生态谋发展的缩影。


    过去,小七孔景区里的拉关村农民人均收入不足200元,2008年人均收入3000多元,年均增长21.34%。如今,居住在小七孔景区内公路沿线的5个村民组的87户340多人已全部搬迁至6公里以外的拉圭市场落户,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民从事旅游服务业。


    瑶山乡拉柳村的蒙安利用自家在小七孔景区旁边的区位优势,加上自己在外打工时掌握的管理模式开办了吃住娱一条龙服务的“隆福”农家接待站,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就把投入的30多万元几乎全部收回。全村20多户农民家家都有旅馆、饭店,每到周末,全村空地停满旅游车辆。


    在县城附近的玉屏镇拉岜村村民陈玉庭去年种出的蜜柚全部卖出去了,他满脸喜悦地对记者说:“蜜柚去年第一年挂果,就增加了近9000元收入,今年亩产能到250公斤,明年400公斤,今后家里的年收入说不定能超过10万元”!据拉岜村村委会主任王晓程介绍,陈玉庭在村里最早种蜜柚,退耕还林种果木,每亩地能领到国家210元补助,有了好政策,村里226户人把1200亩坡地变成了1000亩果木林。去年蜜柚挂果以后,村民的积极性更高了,村里打算再发展1000亩,游客多了,再多的柚子也不愁卖。

 

    位于水春河漂流码头的水春村,近年来年均接待游客1.5万至2万人次,农民们多数从事与旅游有关的工作,男的在漂流公司当游客舵手、女的在家附近出售旅游商品和餐饮。


    生活在洞塘乡木槽村的村民依靠自家门前2万多亩成片的野生梅林搞起了生态旅游。走进一家挂有“梅园”牌匾的农户,只见院落整洁有序,宽敞明亮的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主人孟元枝热情地带我们参观她家的沼气,只见她利落地拧开沼气炉开关,灶眼里顿时腾起一股蓝色的火焰。孟元枝说:“三年前,县里在我们这里举办了第一届荔波梅花节,从那时起我们就搞起了农家接待,每逢节假日游客可多了,有了沼气,做饭又省时又干净。政府还给从事农家旅游接待的人家配备了消毒柜、冰箱。”说起收入,孟元枝告诉记者,她家主要收入来自养殖和农家接待,一年大约有7000元,日子比过去实在是好得太多了。


    洞塘乡的姚举福夫妇,打工返乡后在乡场上投入30余万元建起集住宿、餐饮和商品零售于一体的“板寨梓祥农家饭庄”,干起了旅游接待专业户,不到一年收入近20万元,除了还清建房的10万元贷款,还买了一辆“五菱”面包车,并添置了饭庄的不少硬件设施。


    蓬勃兴起的乡村生态旅游和农家乐,直接带动了4万多农民增收致富,逐渐成为旅游经济的就业主体。据统计,2008年,荔波先后对近600名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完成10家宾馆申报星级工作,使全县星级宾馆达近30家。核心景区步道、亭廊、公厕等一批配套设施如期建成。积极组团参加旅游宣传推介活动,成功举办央视7套乡村大世界—探秘荔波遗产地系列活动,激活旅游市场,游客接待量首次突破200万人次大关,景区门票收入比上年增长12.56%,拉动了商贸、餐饮、交通运输、文化娱乐等第三产业发展。


    荔波,这颗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处处闪光:樟江田园风光带的绚丽,乡村休闲景点的幽静和农家接待点的热情遍及大小七孔景区的各个景点。一位从事绣花和表演的瑶族妇女对记者说:“我们要把家乡最美的一面展现给客人,让客人喜欢我们荔波、喜欢我们的民族文化,同时我们也能在旅游发展中致富”。

新闻表情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辽ICP备10012394号-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