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保障部结合飞行区地形特点与风滚草迁徙规律,将清理范围划分为 “核心区、缓冲区、外围区” 三大板块,实施分层清理。核心区聚焦跑道、滑行道、停机坪等航空器直接活动区域,采用 “人工捡拾 + 机械清扫” 相结合的方式,清理人员携带耙子、收纳袋,对跑道道面及两侧 50 米范围内的风滚草进行逐一清除,同时使用机场专用清扫车对道面缝隙、标志线周边的残留枯草进行深度清理,确保道面无任何异物,缓冲区重点清理飞行区围界内侧、排水明沟、灯光电缆沟等易堆积风滚草的区域,安排人员进入沟道内清理堵塞物,防止风滚草腐烂后影响排水功能,或被大风再次吹至核心区,外围区则针对飞行区周边草地,开展 “源头减量” 工作,通过割草机修剪高草,减少风滚草生成与迁徙基数。
清理过程中,保障部严格遵循 “飞行安全优先” 原则,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开航班起降时间,作业人员全程穿戴反光工作服,配备对讲机与跑道异物监测设备,实时监控清理区域动态,杜绝因清理作业引发的安全风险。
保障部积极联动机场航空安全保卫部、气象部门建立“协同防控”机制。气象部门每日提前推送大风预警信息,为清理作业时间安排提供依据,航空安全保卫部加强围界巡逻,防止外部风滚草通过围界间隙进入飞行区,从源头上减少隐患输入。
富蕴可可托海机场保障部主管表示,风滚草清理是飞行区安全保障的重要环节,容不得丝毫懈怠。今后,机场保障部将持续优化清理技术与防控机制,探索引入更高效的异物监测与清理设备,同时加强与周边区域的协同联动,以 “常态化防控、精细化管理” 守护飞行区安全,为航空器安全起降与机场平稳运行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