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旅消费升级与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澳涞山庄 “十景” 评选活动的核心意义,在于推动酒店角色从 “住宿服务提供者” 向 “区域文旅组织者” 转变。从行业趋势来看,当前游客对 “一站式文旅体验” 的需求日益强烈,单纯的住宿功能已无法满足消费需求,而澳涞山庄通过评选整合十二大景点,将酒店转化为区域文旅资源的 “整合者” 与 “输出者”,这种角色升级正是文旅行业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具体来看,评选活动通过对金蟾望岳(三亿年奥陶纪化石)、灵龟衔寿(民间传说景观)等景点的挖掘,将分散的自然人文资源系统化,形成 “可游览、可讲述、可传播” 的文旅产品体系。这种模式不仅能提升酒店自身的文旅附加值,更能为周边业态带来客流红利,符合文旅行业 “共生共荣” 的发展逻辑。
资源运营:精细化挖掘景观价值 破解文旅 IP 同质化
文旅 IP 打造的核心痛点在于 “同质化”,而澳涞山庄的破局之道在于对景观资源的精细化挖掘。不同于部分文旅项目 “贴文化标签” 的浅层做法,其十二大参评景点均实现了 “自然特征 + 文化内涵 + 体验设计” 的深度结合:金猴观海依托 “古海传说” 设计观景体验,金鳞映月结合北宋祈雨传说打造夜间景观,宝琏听松围绕 “松涛变化” 开发静谧休憩场景。
这种精细化运营,源于对资源的深度调研 —— 山庄团队不仅梳理了景观的地质成因、历史传说,更结合游客体验需求设计了配套服务,如荆翁石舍内复刻荆浩作画工具,让游客可参与简易绘画体验。从行业角度看,这种 “资源挖掘 — 体验转化” 的流程,是破解文旅 IP 同质化的关键,也为中小文旅项目提供了 “小而美” 的运营思路。
行业影响:为酒店类文旅项目提供 IP 运营方法论
澳涞山庄此次实践的行业价值,还在于形成了一套可复制的酒店文旅 IP 运营方法论。首先,以 “景观评选” 为 IP 启动抓手,通过大众参与提升关注度;其次,以 “权威荣誉” 为 IP 背书,借助此前 “中国最美山庄” 等称号增强可信度;最后,以 “多元体验” 为 IP 落地支撑,通过客房、餐饮、休闲设施与景观的联动,形成完整消费链条。
据了解,评选结果揭晓后,山庄将推出 “十景主题游览路线”,并开发相关文创产品、主题餐饮,实现 IP 价值的持续转化。这种 “从 IP 打造到商业变现” 的完整路径,为更多酒店类文旅项目提供了清晰的运营框架,有望推动行业从 “拼硬件” 向 “拼内容” 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