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旅游网讯 (通讯员:何晶)乌鲁木齐国际机场落实民航局四型机场建设推进要求,通过加强鸟击防范工作的科技支持,降低鸟类撞击航空器事件发生概率,已于近日建成西北地区首个生态环境及鸟击防范研究室,打破了依托专业机构进行鸟种鉴定的技术瓶颈,加快了行业科技创新的步伐,填补了西北地区业内空白。
乌鲁木齐国际机场生态环境及鸟击防范研究室自2019年开始规划,2020年9月着手建设,为期三个月完工。建筑面积约120平方米,打造出“三室一研”的新模式,集培训、工作、示范、实验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场所。通过不断完善软硬件设备设施,实验室已初步具备自主实验条件。
该研究室的实验区域是按照国家生物实验室建设标准中安全指标分为准备区、缓冲区、核心区等3个单独工作区,在实现功能性的同时,保证了各区域的分隔独立。研究室配备了1000倍生物显微镜,超净工作台等设施设备,使用和功能进行明确定位。
研究室目前开展的研究课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完善机场鸟类羽毛信息库,深入研究分析鸟类羽毛鉴定方法;同时将中、小型机场鸟羽信息纳入,争取今年鸟类增至30种,为疆内各中、小型机场鉴定鸟羽残留物30起;二是为提升生态治理效果,研究本场鸟类、植物、昆虫专项治理试剂浓度配比,配置最佳比例浓度的试剂进行试验,降低飞行区内鸟类种类、数量;三是调研人员在乌鲁木齐机场周界报警系统基础上,研讨思路,与科研机构联合开发了鸟情观测系统,该系统在鸟情监测、鸟情信息统计等方面,充分发挥无源探测、搜索跟踪一体化的技术优势,包括对鸟类目标的监测、跟踪、定位测距,形成立体空间的三维态势图;驱鸟员可通过手机APP实时接收系统推送的鸟类告警信息:包括鸟的位置、高度、大小、威胁等级等,为鸟情监测和生态防治提供智慧支持;四是通过乌鲁木齐国际机场生态调研实验基地联合农大开展专业性课题研究,例如:迁徙鸟类研究,绘制疆内迁徙鸟类活动轨迹、时间图,做出预警预测,在乌鲁木齐国际机场飞行区内电子大屏上投放,提醒各航司注意观察,并指导各机场对迁徙鸟类的飞行高度、数量、群数、是否在本场栖息、觅食等重点信息进行关注、调研,在迁徙鸟类穿越重点时段增加巡视人员及巡视频次,做到及时与塔台沟通和及时驱赶;此外,组织有迁徙鸟类穿越的机场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成立迁徙鸟类研究专项小组,设置全疆迁徙鸟类观测前哨站,由点到线做好迁徙鸟类风险防控,做出力争在国内鸟击防治行业达到先进水平。
在着手建设研究室的同时,飞行区管理部通过内培、外引等多重举措,建立了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为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支撑。研究室目前配备有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植物学专业人员3名,其中研究生2名,能够在机场鸟击防治科研创新、学术推广、技术培训等方面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开拓思路、加大鸟击防治方面人才引进,也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机场鸟击防治良性发展的重中之重。
乌鲁木齐国际机场生态环境及鸟击防治研究室的建立不仅为鸟击预防性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平台,同时推动了行业内鸟击鉴定技术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乌鲁木齐国际机场飞行区管理部将以研究室建立为契机,持续巩固“三基”标准化建设,以技术创新为引领,奋力开创乌鲁木齐国际机场鸟击防治工作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