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旅游网欢迎您!

张黔国:一个初中生却领军世界遗产地黔南荔波旅游餐桌文化

http://www.cnair.com 2016-11-05 08:22:03 来源:航空旅游网

  (特约记者 莫雄亮)近年来,但凡走进山——无处不青;水——无处不秀;草——无处不绿;天——无处不蓝的贵州黔南荔波,人们几乎都会不约而同地想起黔南州农业产业化领军人张黔国。是他二十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帮助和支持下,以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和适应市场发展需求为突破,积极参与到加快推进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发挥作用突出生态、绿色、环保、休闲特色,从而推动了荔波县甚至黔南州农业产业不断向特色化、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他个人也获得了较大的成功,并得到组织的肯定,群众的信任,被连选连任黔南州三届商会副会长。

图为张黔国(中)陪同省州畜牧专家考察大型养殖场(莫雄亮摄)
 

  当上商会副会长后,他感到责任比过去要大得多,肩上的担子比过去要沉得多。因为他要践行自己“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的承诺。为此,他多方奔走,帮助农民发展经济、帮助大家把农业产业化提升到新台阶。如今,时常索绕在张黔国脑海里的有两个问题最突出:一是怎样才能使许许多多想干一番事业的农民们找到创业的启动资金和扩大产业的发展资金 ;二是怎样才能把农民和农业产业企业主的闲置资金集中起来,以实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集中投放,捆绑使用,共同发展。于是......

  有的企业家,有了一点钱便花天酒地,整天灯红酒绿,过着糜烂的生活。但是,受过苦、挨过累,知道许多农民至今还没有完全过上小康生活的、由一个普通工人变成黔南州商会副会长的张黔国,并没有在成功前面止步,而是每天想着农民朋友,想着农村变化,想着农业发展的大事、小事。

  如何才能让黔南广大农民朋友找到发展的出路?凭着多年农业产业化领军人的实践经验,张黔国认为资金是贵州、黔南农民发展的瓶颈。只有解决了这个“瓶颈”,其他事情才能迎刃而解。

  于是,他冥思苦想、走南闯北,与四位热心黔南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有识之士一起,共同找到了打开“瓶颈”的钥匙,那就是在黔南扛起恒农合作的大旗,把先富起来的有富余资金的农民和急着找到发展资金的农民联系到一起,给他们做桥梁和纽带,变死钱为活钱,变小钱为大钱,变零钱为整钱,共同做大做强农业产业这块蛋糕,成立了中国第29个恒农合作单位——都匀恒农合作,在黔南大地,只要是有志气,有理想的农民和农业企业主,都可以在资金甚至技术和经验方面找都匀恒农合作解决。

  据了解,“都匀恒农合作”的上级单位——中国恒农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多元化的农业投资服务集团,恒农合作系恒农集团旗下品牌,其业务是集加盟经营与管理、行业投资、农村金融互助服务、信用风险评估与管理、信用数据整合服务、小微借款咨询服务与交易促成、农业产需咨询服务与交易促成、公利益理财助农平台服务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服务型机构。秉承“报国兴农、普惠金融、务实发展、合作共赢”的企业理念,致力于发展中国城乡金融互助服务。

  恒农合作经过多年对国内外城市投资市场、三农投资市场的走访、研究、调研,总结出了一套针对我国现有城乡资金互助中介服务的运营管理模式,突破了城乡资金对接的壁垒。同时又紧跟农业步伐不动摇,为有力推动大农合战略示范工程,更有效便捷的实现政府与客户的对接,从农产品的种植、养殖、加工、技术研发,到品牌推广、市场运作、物流配送、售后服务,实现全程监管,统一运作。通过资金中介服务拓宽实体产业发展,通过实体支撑对冲资金运作风险。

  张黔国与其他四位有识之士创办的“都匀恒农合作”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奋斗目标,为黔南农民致富和农业发展不懈努力,为黔南城乡金融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他们创新的合作社经营模式,为黔南农业的实体化经营开辟创富的新天地。

  我们相信,经过都匀恒农合作的帮助,黔南农业产业一定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苦心经营、为民着想的张黔国及他的“战友”们所致力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心愿一定会实现。

  据税务部门的干部介绍,张黔国的企业不仅正在如日中天,而且诚实守信,依法纳税,在社会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潜在作用……

  因为根据劳动部门干部的介绍,张黔国的企业不仅在县城扩展,吸收城镇更多的待业青年,而且目标转向“三农”,大力兴办种植养殖示范区,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找到事做,越来越多的农民家庭增加收入,脱贫致富……

  因为根据建设部门的干部介绍,张黔国的企业总是急政府所急,想政府所想,多次垫资进行旧城改造,义无反顾接收“烂尾楼”,一心一意扮靓荔波县城,一心一意为荔波面貌的改变卧薪尝胆,默默奉献……

  因为根据社会广大群众的反映,张黔国的企业及其个人,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真切实践“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主动捐资扶持贫困村,带头救济弱势群体,把他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哪里有困难,援助之手就伸向哪里,哪里需要帮助,哪里就能看到他的身影……

  作为一个凭借自身力量,凭借自己胆识,善于抓住稍纵即逝机会,发展自己,壮大企业,奉献社会的人,张黔国有着许许多多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值得媒体广泛宣传的地方,值得广大群众都应该记起、敬佩的人。但是,一向行事低调、不愿张扬,甘做“无名英雄”的张黔国,面对记者的采访,总是躲躲闪闪,借故不予接受。

  是啊,想要采访张黔国真的不易。不易的原因,当然有很多方面,因为他实在太忙了。为了发展企业,他常常奔波在外。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他常常坚守工地。为了农民群众需要,他常常扎根种养殖场。为了帮助他人困难,他常常将款物亲自送到需要帮助的人家……

  有时联系好了采访张黔国的时间,可记者过去的时候却又扑了个空。因为其他突如其来的事情,他不得不身体力行,在他的眼里,宣传报道他个人的事情永远是小事,而关系别人的事情、关系职工的事情、关系创税的事情,才是他时刻都忘不了的事情。

  成功采访张黔国那是在他积劳成疾,输了一个月时间的液,还需要休息的时候。尽管是休息,但是,总放不下工作的张黔国也并没有闲着,在记者采访他的2个小时时间里,他还是断断续续地接打一些电话,安排企业上的事,落实生产上的事,照样与不少登门征求意见的职工交谈工作上的事。就是只和记者聊时,张黔国也是谈他人的事比谈自己的事多。他说,人在世上要多找点有益的事情来做,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样活着才有意义,也才充实,但是,并不是为了出名才去做的这些。

  从采访中深深地感觉到,务实、稳健的张黔国,确实不是为了出名,他只想把每一件事情做好,做好每一件他想做的事。

  张黔国的父母都是山东人,他的父亲1949年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所以,张黔国是军人的后代,也是国际战士的后裔,他的骨子里充满着爱国、爱乡、爱人民的情结。1957年,父亲分配到当时极为落后、十分偏僻的贵州南部小县荔波工作,后来组织需要,北上省城贵阳,张黔国出生了,他不到一岁时,由于父母工作调动,来到黔桂边界上的荔波,并驻扎了一辈子,成为地地道道的荔波人。

  张黔国父母把贵州当成第二故乡,大儿子就取名为“黔国”,视贵州为中华民族的一个“小国”,爱好它、疼好它、建好它,作为外乡人,绝没有夜郎自大的思想。

  生在国家粮食困难时期,长在国家政治灾难阶段,家中姊妹又多的张黔国,童年、少年甚至青年时代并不是事事如愿,他1978年初中毕业后就失了学,直到今天不再有机会重进更高一层的学校大门。

  未成年而失学的张黔国在家待了一年多时间后,1979年底找到一份零时工作,先在县公安局干了3个月,然后于次年2月正式到玉屏区供销社上班,成为国家职工。初中文凭的张黔国,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可做起事情来却是一丝不苟,认认真真。他上班总是第一个到,下班总是最后一个走。门市里每天的销售情况,他登记得一清二楚,从来没有糊涂帐。

  由于工作认真负责,又有一股永不疲倦的敬业精神,从而引起了组织上的注意,经过考察,不久后,张黔国实现了很多人都梦寐以求而不能变为现实的目标:他从企业调到县审计局。

  尽管有美好的前程,但张黔国却另有打算:他要亲身体验一下“商海”的滋味,要把人生最宝贵的黄金时间用在最能体现人生价值的事业上。

  在国家改革开放初期,什么都还在需要“敢吃螃蟹”的第一人走到人群的前列,当上排头兵、领头雁,就像战场上冲锋号一响,总得有人冲在最前面一样。从小就有鸿鹄之志的张黔国面对“海潮”的到来,面对“冲锋号”的响起,他再也沉不住气了,人生能有几个黄金岁月?人生能遇上几次可以扭转乾坤的机会?一不留神,它们就会与你擦肩而过。

  深思熟虑之后,张黔国果敢决断,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国家干部的身份,放弃了可能青云直上的机会,放弃了眼前的各种既得利益,从县审计局申请到县电影公司,从吃“皇粮”的地方去一个靠自己挣多少吃多少的岗位,尽管不被朋友理解、得不到家人点头。

  其实,到现在人们才真正了解张黔国当初的想法,以及他义无反顾地丢下“铁饭碗”的真正用意。因为按照国家当时的政策,他只有离开行政机关,才能被批准停薪留职。而唯有停薪留职,张黔国也才能有机会在“商海”的惊涛骇浪中搏击,检验自己的能力,实现人生最大的夙愿,为荔波人民作贡献,为荔波富强献力量。

  “停薪留职”这四个字是个中性词,没有褒贬,但成千上万的人只是敢想而不敢做,始终没有足够的勇气迈出那沉甸甸的一步,跨越那“是仰是扑”还是未知数的门槛。仿佛住惯了空调房的人,怎么也下不了决心主动离开它;也好比吃惯了奶的孩子,舍不得母亲的远离。“不顾后果”的张黔国从行政单位申请调往企业单位,相当于第一次下岗,这是很多人敢想而不敢做的事。

  到了电影公司担任售票员不久的张黔国就征得组织同意,停薪留职开始私干了。离开了“一杆烟一杯茶,一张报纸看半天”的清闲岗位后,张黔国才真的感受到“下岗”不是闹着玩的,搞得不好就要没饭吃,幸好他是一个早有思想准备的人。

  停薪留职的张黔国东拼西凑终于买得了一辆运输车。常说,偷懒不能开车,开车不能偷懒。有了车的张黔国,一心一意,起早贪黑地跑运输。那时年轻力壮,年富力强,只要不贪玩,不贪乐,天天出车是没问题的。过去荔波公路多为坑坑洼洼,车辆抛锚是家常便饭,堵车也是常有的事,因而,做为驾驶员的张黔国,以车为家、以车为床,半路过夜甚至忍饥受饿的情况至今仍历历在目。

  可喜的是一心创业的张黔国对各种困难、各种压力并不气馁,并不害怕,有一种精神力量始终在支撑着他,那就是“吃得苦中苦,方成人上人。”既然停薪留职出来了,就不打算回去了,就是回去也要先干出一番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来,否则会无脸见人的。

  那时说是运输,其实运的只是一样,那就是煤。荔波原煤储蓄量5.2亿吨,年产原煤100多万吨,原煤销售税收占全县财政收入的80%以上,而数量庞大的原煤靠的是张黔国他们的个体车,一车一车地从数以百计的坑口往外运,集中到广西延伸至荔波平寨的火车站。有时火车车皮紧张,他们还直接运到广西的用煤单位。一天下来,筋疲力尽自不必说,还因为装的是煤、运的是煤、下的是煤,整个人也成了“煤”,黑得连自己家的人有时都认不出来。

  苦、脏、累是肯定的,想要出人头地,不经过这一关是不可能的。俗话说:钱在高岩,不辛苦不来。只要心中的那一份追求、那一个理想还在,再脏、再苦、再累,咬咬牙齿就过去了。要创业、成大气,张黔国也和其他人一样,没有第一桶金是不行的,不积累足够经验也是不行的。

  张黔国的吃苦耐劳精神大家看在眼里,组织记在心上。单干运输几年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个体工商户的增多,原来吃得香的供销社面临崩溃,供销系统的职工何去何从?成了政府需要面对的严峻问题,成了政府的一个沉重包袱。为了给供销系统的职工探寻就业出路,在“商海”打拚了几年的张黔国,上世纪90年代初,被调到县供销社参与组建荔波工矿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走马上任公司下属的燃料分公司经理。

  张黔国和一帮可说是供销社下岗职工们一起,没日没夜地干,拚死拚活地干,以50万元贷款起家,仅仅用10来年的时间,工矿公司的资产就像雪球一般越滚越大,现已超过千万大头。

  随着体制的改变,形势发展的需要,原为县供销社集体企业的荔波工矿公司,也于新世纪初的2000年变为私营企业,不愿退出的企业职工就地办理“下岗证”,张黔国也和其他人一样,在国家体制转换中真正成了下岗职工。

  据说,当时允许有两种选择:可回到原来的岗位,享受原来的待遇;可继续留下来,与一手培植长大的企业共兴共荣,享受下岗工人待遇。想把蛋糕做大做优的张黔国,想把一身的热血献给党和人民的张黔国,同时认识到在就业压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能腾出一个位置好一个位置的张黔国,就自然选择了“下岗”这个后者。

  张黔国担任工矿公司燃料分公司的经理后,就竭尽全力,一心一意扑在事业上。他带领四五个人长期奋战在煤堆里,十年如一日地干,从不打退堂鼓,也从不哼苦叫累。他常提醒职工:既然选择了这一条人生路,就不言后退,就别想当逃兵。

  其实,他们拚命三郎式地干,很多情况下是为县财政的增收。张黔国说,在他蹲点站台的几年里,他在平寨火车站的8个货位,几乎每年给国家创收100多万元,而当时县里的年财政收入也不过数千万而已,也就是说,他的贡献率达到几十分之一,是荔波县的一个支柱财源。

  当然,洒出去的汗水是有回报的。老天爷是不会亏待付出劳动的人。张黔国苦干实干在为县财政开辟源源不断增收渠道的同时,他也拿到自己的劳动所得,创造第一桶金,积累丰硕资本,为日后另辟江山奠定基础,毕竟商场瞬息万变,随时都要人去适应它,不能老是在一棵树上吊死。

  通过勤勤恳恳劳动有了第一桶金的张黔国,于1995年搬师回城,投资150万元,在当时最为繁华的市场路建起了当时最为高档的宾馆,取名“荔安康大酒店”,希望荔波全县人民都过上平安的小康生活。

  酒店业主虽是张黔国个人的,但却为社会作了应有的贡献。这个酒店可同时安排10多20人就业。10多年来,先后有300余名城乡青年在他的酒店里就了业,或者接受锻炼成熟后转入其他地方打工谋生。

  作为当时标示性建筑的荔安康大酒店,不仅扮靓了荔波县城,改写了荔波县城宾馆陈旧落后的面貌,同时,在荔安康大酒店的带动影响下,刺激了荔波餐饮业的发展,推动了荔波城镇建设的步伐,为树立和改善旅游县城形象起到了标杆作用。正因如此,在后来的不到10年时间里,包括张黔国重新在樟江大街建起的鲁黔宾馆在内,整个县城的宾馆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达100多家,是贵州目前县级城市宾馆数量最多、质量最好、档次最高的地方。

  从小在荔波长大,陪伴荔波度过每天每夜的张黔国,外出看到别人他乡的发展速度后,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他说,荔波必须要快步发展,否则,与人家拉距大了,将来就难以追赶。而荔波要发展,需要群策群力,尤其是要有几个“敢吃螃蟹”的第一人先期出来带头示范。

  有雷厉风行行事作风的张黔国,说到做到,说干就干,毫不犹豫。他要盘和资金,成立自己的以建筑为主营的公司,加入荔波城镇建设行列,拉动荔波城建发展步伐,促进荔波城建走上快车道。于是,张黔国忍痛割爱,于2001年10月在酒店生意如日中天的时候低价转让了它,以45%的持有股份与广西柳州铁路局实业有限公司,合资成立荔波柳荔实业有限公司,大刀阔斧承揽建筑工程。

  担任柳荔公司总经理的张黔国,冥思苦想,夜不能寐,令他头疼的主要是旧城改造。大家都知道,从企业利润来说,最不划算的是接手旧城改造工程,那是最费力、最费时、最不讨好,又最没利润的项目。

  但是,面对荔波县城这个不足2平方公里的弹簧之地,旧城却占到1平方公里多的状况,他不能袖手旁观。毕竟他是荔波旧城长大的人,对旧城很有感情,那里遗留他太多太多的童年梦想。想起儿时的伙伴们,大部分都还生活在那没有排水沟、没有人行道、没有花草绿树、城市功能不齐全的旧城里,他就睡不着觉,吃不香饭。

  旧城改造虽是政府的事,但张黔国说,荔波是个穷地方,国家级贫困县,每年财政收入除了发放6000多名干部职工的工资以外,所剩已是寥寥无几。要想等待捉襟见肘的县财政腾出足够资金投入旧城改选,不知要等到哪个猴年马月。不为什么,就为那儿时的伙伴们,他也要承担起这个“不划算”的旧城改造项目来。

  说到做到,立说立行。张黔国的公司就立即接下了西门路、南门路的旧城改造,按照规划,该拆的拆、该挖的挖、该填的填、该补偿的补偿。不到一年时间,几乎占荔波县城半壁江山的西门路、南门路就宽敞了许多,亮堂了许多,平坦了许多。街边的住户居民们,都笑得合不拢嘴。没想到自己不花一分钱,也能享受这样好的市政成果。

  不过,走在平坦道路上的老百姓们,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们儿时的朋友张黔国私人垫资的就达300多万元。换一句话说,就是他张黔国掏腰包让街坊们提前享受城市的风景。

  尽力解决旧城面貌,只是张黔国扮靓荔波的其中一着棋。真正把荔波变得美,使其与旅游业的发展相匹配,还要下大功夫,还要走很长的路,还有许许多多的事情要做。他只有紧紧跟随县委、县政府的建设蓝图,马不停蹄,全心投入,才能早日实现。

  张黔国说,要帮县委、政府在城建方面的忙,就要把着力点和着眼点放在解决阻碍城市形象的问题上,哪怕项目不赚钱也在所不辞。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前几年在荔波县城生活的人,大多数都或多或少听到这样一个关于“烂尾楼”的故事。由一私人老板投资的、位于城北开发区的“骨科医院”,因为摊子铺得太大,资金投入不足,后援经济不够,加上其他因素,一个上万平方米的建筑就搁浅了。

  搁浅的巨大建筑,在本就不大的荔波县城成了万人瞩目的“烂尾楼”,这个不是件好事啊,尤其是像荔波这样以旅游为主打产业的地方。这个“烂尾楼”的存在,与发誓建设美丽城市的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背道而驰。

  面对“烂尾楼”,虽然张黔国不是县委或县政府的决策者,但是,作为一直生活在荔波的人,他同样也很着急。他也不想让“烂尾楼”,成为美丽荔波的累赘。他要用自己的力量,吃掉这个“烂尾楼”,把坏事变为好事。

  拿下所谓的骨科医院“烂尾楼”后,张黔国巧妙动作,将它改名为“金荔大厦”,不到2年时间,一个集荔波县目前最大商铺、最大商场和立体住宅为一体的综合楼群就呈现在了世人的眼前。这个“烂尾楼”的成功改造,张黔国还给县财政增加了30多万的收入,加上连锁税收,少说也近100万。

  这些事例虽然动人,不过它们还不是张黔国企业的全部,也就牛刀小试而已。真正体现张黔国魄力的,还有他的大手笔之作——广场东路建设,人称“张黔国开发区”。

  “张黔国开发区”共有65亩土地,将近是荔波整个县城面积的十分之一,位于县城中心樟江园广场的东面。现在那里早已屹立着鳞次栉比的高档宾馆、住宅楼,宽敞、明亮、笔直的大街,自广场延伸,连接着县城的“心脏”。

  现如今,涌入“张黔国开发区”,下榻那里舒适宾馆的外来旅客,谁也不会问起那里的过去,只是觉得住在那里划得来:几乎与休闲娱乐之地零距离,旁边还有一个大型加油站,街道宽大、笔直、干净、亮丽……

  可是,只有一直住在荔波县城的人才知道那个地方,在张黔国开发之前是个什么样子。只有见证荔波县城发展的人才伸出大拇指说,张黔国了不起。几年以前,那是个荒无人烟的地方,那是个走夜路的人不敢贸然经过的地方,那是个埋葬死人的荒地,那是个城乡跨越不过的鸿沟。

  张黔国只用了仅仅1000多个日子的时间,就都把一切给改变了过来,好比把天给倒扣了一般。现在那里人气鼎盛,热闹繁荣,两三年前只卖400多元一个平方米现在已涨到1600元,而且仍有较大的涨幅空间。好多人都后悔,过去怎么就没想到要在那里置下一块地?

  “张黔国开发区”受益的不只张黔国,更多的是在那里购置土地的数以千计的人,他们要么建宾馆创收,要么建私宅增值。另外,获益最多的是政府、是人民,它直接和间接地给财政创造了源源不断的税收,它有效改变了荔波拥挤破烂的形象,它为荔波申报这样那样的荣誉奠定了某些方面的基础。

  在荔波的城建,张黔国好比是一员猛将,哪里别人走不通的他就出现在哪里,哪些有了障碍需要排除的他就义无反顾挺身而出。

  大家都知道荔波县城有一个标示性建筑群,过去叫“铜锣湾”商业步行街,是拆除电影院和乡企公司宿舍楼及部分民宅建立起来的,一头连接中共一大代表、党的创始人之一邓恩铭的故居,一头直达横贯樟江的荔波大桥。

  因与香港一个地名相同而更名为“金锣湾”的过去“铜锣湾”步行街,是个设计精巧别致、有自己特色个性的两层商业建筑,全为商铺格调。开盘时,这个步行街曾经红火,每平方米卖到6000多元,当时在荔波的这个价位算是天价。

  但是,红火过后是萧条,不知是不是受这个商业规律所应证,反正一鼓作气卖到一半时就搁浅了。

  机敏的张黔国看准了它潜在的商机,看准了它仍有增值的余地,也从全县大局着想,因为刚解决了一个“烂尾楼”,不能让荔波再出现第二个“烂尾楼”,尽管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烂尾楼”,但是,商铺建好了卖不出去、长期空置总不会是件好事,它和“烂尾楼”实际上没有多少实质上的区别,他不能再让这样的事情在他的眼前永久留存下去。

  想好了的张黔国不久前,作出掷地有声的决定:把“金锣湾”步行街余下商铺的出售问题纳入自己的经营视线,与黔南天力房地产开发公司联合营销,不相信那样好地段、那样好位置、好样好人气的商铺没有人要。

  有人说,张黔国的果敢一方面是为自己,一方面是为社会、为他人。不管怎么说,在荔波像张黔国这样的企业老板,有的越多越好,一个地方的发展和崛起需要他们、老百姓改善原有生活需要他们。

  在中国,从古至今,最贫困的人群是农民。所以,有本事的人都想跳出农门,都想离开土地。改革开放到了今天,这样的现象不仅没有消除,反而是有增无减。现在,全国大多数农村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大片土地被抛荒。

  事实上,农民们都是无奈的。试想,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谁能心甘情愿地抛妻离子、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何况有的人家里还有需要照顾的患病老人。每个人来到世上,谁不想全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

  他们含泪出门,到远方打工,多是无奈的。

  先富起来的张黔国,时刻都在想着用自己的力量,尽力改变农民的这一不愿为而不得不为的现象。他说,农民之所以大批大批地外出打工,就是由于当地没有他们施展的空间,没有挣钱的依赖。如果解决了这一点,使他们不离乡、不离土也能致富,那必定是一件受欢迎的事,也是一件农民们求之不得的事。

  根据黔南州委州政府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在荔波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张黔国于2005年9月在水利水族乡水龙村,成立了荔波县观音山种养殖示范区,迈出了他帮农助农的有力的第一步。

  有志者,事竞成。张黔国仅仅用一年的时间,就使示范区初见成效、初具规模,截止2006年9月,据水利乡政府提供的资料显示:张黔国的观音山种养殖示范区“已建成办公楼1059平方米,牛舍5000平方米,可供养牛500头,现养牛480头;猪圈4个,可供养猪1000头,现养猪958头;鸡笼120个,可供养鸡1.5万只,现养鸡6000只;水库一座,养鱼8万尾;人工种植牧草400亩,果园350亩;鹅1000只。”

  另据介绍,张黔国的观音山养殖示范区,在水利水族乡水龙村成立一年来,“一方面解决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200余人,另一方面带动并促进了周边村组种植养殖业的发展,对助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较大的示范作用,并带动了当地100多户农民脱贫致富。在该示范区的带动作用下,目前全乡已新增种草养畜98户201头,果园2700亩。”

  从数据表明,张黔国的种养殖示范区正在一天比一天大,到示范区工作的当地农民正在一天比一天多。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的示范区对农民不离土、不离乡也能致富的辐射作用是不能用金钱加以衡量的。

  我们有理由相信,再用不到10年的时间,张黔国的种植养殖示范作用就会在全乡、全县乃至周边地区进一步显现出来,到时就地脱贫致富的农民就会越来越多,外出打工回流人员也会成倍增长。

  有人说,张黔国停薪留职,弃政从商,无外乎就是为了发家致富,赚取更多的钱,过起上等人的生活。但是,熟悉张黔国的人却不这样认为,在他们的眼里,张黔国是个勤俭节约的人,勤俭持家的人。他并没有过上有人想象中的那样奢华的生活。

  张黔国说,无论是在荔波还是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少数人富了不算富,应该想办法让大家都富了,在地球上消灭了贫穷,缩短了贫富差距,大家才过得舒坦,过得安心。

  因为有了这样的人生价值观,有了这样的进步思想理念,张黔国从不偷税漏税,他常交待属下,每一笔生意,哪怕再小都要入帐,要如实做帐,帐是依法纳税的依据。抗税的人相当于无赖,偷税的人相当于强盗,我们坚决不能做。

  所以,张黔国无论是在担任工矿公司燃料分公司经理,还是在担任柳荔公司的总经理,他都坚持一个原则:国家的税,该交的一分都不能不少,宁可自己少赚一点,也要全额交齐。而且,还要主动给国家创造和寻找税源。

  国家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给国家上税,实际上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帮助广大人民。张黔国说,做企业的人要讲良心,不光考虑自己的碗里有饭,还要保证国家的锅里有米。因为国家机器是靠税收运转的。

  凭着这样的理念,张黔国无论是上世纪80年代初停薪留职开个体车、担任工矿公司燃料分公司经理,还是90年代后期进城开酒店、从事房地产、开发农业示范基地,他都老老实实给国家上税。据公司职员大致统计,20多年来,张黔国已先后给国家交纳税收超过了1000万元。他在工矿燃料分公司任经理时,分公司上交的原煤营销税是全县第一名,转交别人管理后,也还保持在前二、三名。

  为了荔波的富强,正值不或之年,年富力强,又积累了丰富创业经验和一定财力的张黔国,如今正在谋划新一波的发展战略,今后开发的领域还会更广,给国家的贡献还会更多。

  几年前,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视察时,向先富起来的商人们说,要“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其中的“思源”就是要求要用具体的行动,真正落实毛泽东主席的“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思想。

  2005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方针政策。其中很大程度上包含反哺社会。

  目前,农民收入水平、生活质量、社会保障程度、接受教育和现代文明程度都较低;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受自然力量影响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弱,农业在农民收入增长中的贡献率难以提高;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较差,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滞后,看病难、上学难、行路难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农民作为中国社会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也是最集中最庞大的弱势群体,理应得到全社会呵护。社会反哺就是要动员社会各类组织和广大成员为解决“三农”问题贡献一份力量。如社会助学、助医、扶贫等。

  张黔国作为2002年获得的“贵州省首批民营企业家”称号之一,又是黔南州商会副会长、荔波县商会常委、政协委员,当然对“三农”的窘境、对弱势群体的苦衷不能袖手旁观,而是身体力行,从我做起,示范带动。

  本着这样的思想,近10年来,张黔国捐赠社会达数十万元之多,仅2002年至今就先后捐给板寨村10000元、板吉村10000元、尧古村10000元、玉屏镇二小500元、县职业中学500元、患病学生500元、水利乡水泥1吨,此外,还赞助荔波县商会办公经费500元、荔波灯展500元、荔波机场建设100000元……

  榜样是无穷的力量,在张黔国副会长的带领下,目前在荔波乃至黔南州,积极投入反哺社会活动,参加扶贫济困义举的经济人士、私营企业家,人数越来越多,捐出的资金也越来越大,已是蔚然成风。从某种意义上说,比个人捐上百万、千万,还有更为深远的现实意义。(莫雄亮)

新闻表情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辽ICP备10012394号-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