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旅游网欢迎您!

酿酒、绕花、秧歌角 盘点涿鹿独特非遗文化

http://www.cnair.com 2014-07-10 17:31:54 来源:航空旅游网

  当越来越多的人在旅行时不仅仅只关注吃住行游购娱,而开始注重文化内涵,地方特色文化就成了最具魅力和吸引力的旅游资源。文化遗产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三祖圣地河北涿鹿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明古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中原文明和草原文化多次在这里交汇融合,留下了许多以非物质基础形态存在的古老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了解,现在已有21个项目列入涿鹿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这些项目涉及民间文学、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舞蹈、传统技艺、民俗六大门类。其中三祖文化、敬拜中华三祖大典、四顷地传说、涿鹿白酒酿造技艺、涿鹿剪纸、九曲黄河灯、秧歌角、东窑沟制陶、绕花、南将石文玩核桃是最为典型的1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我们就走进涿鹿,探寻这些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


涿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绕花
        绕花

        逢年过节,烟花爆竹是必不可少的点缀品。绚烂的花火让人惊艳,也烘托了节日的喜庆。但在涿鹿河东镇张各庄村,传承了一百多年的民俗绕花,其壮观程度犹胜烟花。用钢丝绳子将装满铁屑、木炭燃烧着的花笼捆在花杆顶部,七、八个壮汉用力转动花杆,引导花笼旋转,使其中的木炭极速燃烧化铁为水飞出花笼,甩向场地四周,形成直径达40米左右的火瀑金华。“仙女撒花舞长裙,流星飞瀑溅玉珠”般的瑰丽效果让人目炫神迷。据传绕花最初是南方一位老羊倌用来驱赶野兽,保护羊群的。后来他将此项活动传给张各庄村民邢占春。之后几代传承人在原有基础上反复改进,不断增大花笼体积,增加燃料和生铁量,逐步形成现在这样极具冲击力和震撼力的场面。

涿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涿鹿白酒酿造技艺
        涿鹿白酒酿造技艺

        不管是白酒还是黄酒,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汉代成书的《黄帝内经· 素问》中记载了黄帝与歧伯讨论酿酒的情景,由此可见,黄帝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酿酒,虽然随着市场发展,酿酒的技术在不断的提高,但最传统的酿酒技艺仍是不可或缺的。涿鹿有五千年的酿酒史,在选料、增香、润糁、发酵、多微陈泥封窖等多道工序上都有独特的工艺,在酿造过程中把古法酿造技艺与现代酿酒技术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白酒酿造技艺。最为特别的是,涿鹿白酒酿造均是取黄帝泉内的矿物甘泉为酒魂之水。

涿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九曲黄河灯
        九曲黄河灯

        九曲黄河灯是明朝从山西移民时带到涿鹿五堡镇六堡村的。九曲黄河灯因其灯阵曲折绵延如黄河之龙曲而得名。由于它的扎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现在掌握这项技术的人已经不多了。九曲黄河灯灯阵全长三里半,占地三亩。灯阵正方形,分三行。每行三个正方形,共九曲。每边埋十九根边柱,柱间隔一米,横竖均为十九行。阵内设三百六十盏灯。大门牌坊四盏灯,阵中心一盏灯,闰年三百六十六盏。灯会由老艺人主持。逛灯前,戏台开唱小段京剧。逛灯开始,彩旗队先入,随后是锣鼓队、表演队、群众。灯阵不设岔道,中途不得返回,一气到底,表示全年通顺大吉。同时阵外燃放鞭炮、烟火。结束后,舞台开戏。一般正月十四、十五夜间逛灯。十六下午逛,俗称“游百病”,也表示新春踏青之意。

涿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秧歌角
        秧歌角

        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是最广为人知的中国五大戏曲,在这之外,还有许多不同的剧种。流传在涿鹿桑干河一带的秧歌角就是其中之一。秧歌角剧起于元末,兴于明代,盛于清代,从涿鹿桑干河畔形成,逐步在涿鹿北部和中部地区发展开来,是民间乡土艺人自编自演、土打土闹的戏剧表演。表演时通常以锣鼓镲为主,配之以“胡胡、梆子、板、小锣”等乐器(不含笛子),按照曲调吹拉敲打。演员则按照剧情的变化,即兴演唱。其显著特色是地方腔调、地方内容、地方语言、地方风味。据调查,1915年前后,秧歌角有戏台、有班底,演出频繁。后来逐步被晋剧取代。现在仅有少数民间艺人尚能演唱个别剧目。

        ……

        这些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一个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涿鹿,为游客打开了一扇了解涿鹿民风民情、历史变迁的窗口。如果你在涿鹿感受过深厚的历史底蕴、欣赏过秀丽的山水风光,也别忘了来这里领略传承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新闻表情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辽ICP备10012394号-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