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旅游网讯 为切实做好2025年辖区机场暑运旺季航空运输保障工作,新疆机场集团组织开展了全疆机场安全运行保障能力专项评估工作。此次评估立足“全域+区域”一体化协同运行机制,通过系统分析2024年航班运行数据、科学预测2025年旺季生产量,对全疆机场关键保障资源进行全方位诊断,确保暑运期间运行保障能力与运输需求精准匹配。
科学预测保障需求
评估基于2024年旺季期间新疆机场集团辖区机场56.22万架次航班保障经验,以及2025年1-5月各机场运输生产量的上升趋势,重点分析了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北航站区投运后的市场新态势,预测2025年旺季期间辖区机场将保障航班19.42万架次,旅客吞吐量达1715.9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35万吨。
多维度开展系统评估
在飞行区方面,辖区机场通过优化跑滑结构,合理配置机位资源,确保航班高效起降。同时,特种车辆及机务人员的科学调配,也为航班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在航站区方面,通过增加安检通道、优化值机流程、提升行李转盘效率等措施,大幅提高了旅客服务保障能力。在人员配置方面,空管人员的合理配置、消防人员的专业保障,建立“老带新”人才梯队和动态调配机制,进一步筑牢了机场运行的安全防线。
协同机制确保全域联动
此次评估充分发挥“全域-区域-机场”三级管理体系优势,针对运输量增幅较快的机场实施“一场一策”,如库车龟兹机场、哈密伊州机场等机场完成航站楼扩容;喀什徕宁国际机场、伊犁伊宁国际机场等枢纽机场优化跑滑运行方案;通过预安检闸机、“易安检”通道等技术创新提升整体效率等。
此次评估验证了辖区机场暑运保障资源与预测需求的高度匹配性,下一步,新疆机场集团将持续强化动态监测和协同调度,确保“安全运行”与“服务品质”双达标,为旅客创造高效顺畅的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