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旅游网欢迎您!

浅议华夏南龙大脉

http://www.cnair.com 2017-08-28 10:49:47 来源:每日中国

  作者:何必

  摘要:龙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这源于远古人类对于龙图腾的崇拜。后世将山脉走势称为龙脉,取义天有飞龙,地有伏龙。到宋朝龙脉不仅是风水中的术语,更是连结各华夏统一的重要精神象征。东海半边山风景区位于南龙大脉来龙之地,是龙脉入海之所。风景兼秀丽与奇峻于一身,还拥有浓重的历史文化背景。推广南龙大脉旅游带,对于继承华夏精神文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华夏、风水、龙脉、地理、原始崇拜、民族凝聚力、精神支柱

  一、华夏南龙大脉源于中华民族对于龙的信仰崇拜

  1、源起华夏

  要了解华夏南龙大脉,首先需要明确何为华夏。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的原住民自称为“夏”,以别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又因先祖为伏羲、女娲,其母相传为华胥氏,故又称中华、中夏。华与夏互为同义反复,《左传》记载,定公十年,孔子语云:“裔不谋夏,夷不乱华。”由春秋始,古籍将“华”与“夏”合用,称“华夏”。

  伏羲、女娲作为华夏的人文始祖,在历代记载中,皆为人首蛇身。据闻一多先生所言,在原始社会中,生产力低下,原始氏族认为自身与某种动物同为一族,具有血缘关系,继而产生了图腾崇拜,即先祖崇拜。《伏羲考》中写到,最初部落的图腾应为蛇,在兼并了其他部落,诸如鹿图腾部落、鱼图腾部落、马图腾部落等,蛇吸收了其他动物的特点,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形成了中华龙的形象,也就是龙图腾。这是至今流传最广,也最为大众所接受的龙图腾的起源。

  2、盛于秦汉

  伴随着农耕畜牧的发展,龙除了作为部落祖先的标志外,逐渐被神化,成为了水神、虹神。在《说文解字》中,龙,为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百姓纷纷对龙进行祭祀,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秦汉时期,中国疆域一统,专制程度加深,君权日益集中。帝王为统一各种图腾崇拜,便于社会管理,整合信仰,以龙作为最高神灵,取代了三代(夏商周)以来对于鸟灵的崇拜,自称为真龙天子,是龙神或龙子的化生,是神的代言人。借助龙来树立权威,以此获得支持。在皇权得到巩固的同时,也令龙的神权更为显赫。

  两汉时期,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原,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厚重的承载包容性,在与中国本土文化不断冲突中互相融摄、交相争鸣中互补融合。印度的幻想文学,即佛经中的各色神话故事,对于民众的思想与文学创作也产生重大影响。后世封龙为“王”,为龙造“宫”,都与汉传佛教有关。

  由于这种对于龙的崇拜,且山川走势、起伏、转折、变化,也如同龙一般,善变化,能大能小,能伸能屈,能隐能现,能飞能潜,极尽变化,故在中国的风水学中,将其称为龙脉。《阴阳二宅全书·龙说》云:“地脉之行止起伏曰龙”。

  3、名起两宋

  中国的三大龙脉,从西向东相生的万千山脉中,大干生出小干,小干生出支干。支干生出大支,大支生出中支和小支,支又生支,每一处都有龙的支脉存在。其中南龙大脉,亦称巽龙大脉,位于长江以南地区,脉走东南。其具体记载,源于宋朝。《江源考》中有“宋儒谓中国三大龙”之语。唐朝末期,世道混乱,政权交替。而宋朝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是始终没有实现完全的统一。燕云十六州、辽西、辽东为契丹所占据。党项李继迁及其后代控制夏州、灵州、河西走廊,建立西夏。交州建立交趾国,即后世越南。

  因两宋时期战乱频发,西北陆路交通时断时续,农业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坏,经济文化中心向东南迁移,海运开始兴盛。宋朝首开“海上陶瓷之路”,航船远渡印度洋,到达阿拉伯地区与印度东岸。北宋海运之兴,远胜前代,政府商业税收首次超过农业税收,商品经济发达,已由农业化向商业化悄悄过渡。以熙宁10年(1077)为例,北宋税赋总收入为7070万贯(不含左藏库、封桩库),其中农业两税2162万贯,占30%;工商税4911万贯,占70%。构成国家财政收入主体的已不是农业,而是工商业——宋朝堪称当时世界上唯一的“工业化”国家。海外不少学者认为宋朝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日本文史家内藤湖南认为:“唐代是中国中世纪的结束,宋代则是中国近代的开始。”

  在两宋,民族矛盾尖锐,土地疆域不明,再加上海运发达,造船业兴盛,海面疆域扩展,农耕文明遭受到了游牧文明和航海文明的双重冲击。为维系版图,增强地域归属感,提高民族凝聚力,使得民众有清晰的国家认同感,三山两河概念应运而生。即以黄河、长江为界,将中华版图划为三大块。每一块版图中,有一条龙脉将各域连接在一起,作为一条情感纽带,即所有民众皆是炎黄子孙。无论是胡地遗民,还是海上商客,都在对龙的信仰与崇拜下,又团结在了一起。

  二、我国历代对南龙大脉的研究与推崇

  1、风水与哲学

  这联系东西、架构南北的三条龙脉皆由风水大家依风水术数,推演划定。风水又称相地、堪舆之术。风水的定义最早见于晋代的郭璞,《葬书》中有云:“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易经》曰:“星宿带动天气,山川带动地气,天气为阳,地气为阴,阴阳交泰,天地氤氲,万物滋生。”先秦诸子可以说是最早的自然学派的哲学家,他们认为万事万物都由一样东西构成,就是“气”,一阴一阳谓之道。庄子提出“天人合一”的理论,即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对于居住或者埋葬环境进行的选择和宇宙变化规律的处理,以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以现代科学角度分析风水是涉及到地理学、气象学、生态学、规划学等众多学科为一体的一种自然科学。

  2、三山两河

  宋朝理学兴盛,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兼容佛道两家的哲学理论,论证了封建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原先长江以南地区被称为蛮夷之地,百姓不服教化,披发文身。自唐朝开始,天文地理学家僧一行所倡“天下山河两戒”说一度主导着中国人对天下山水格局的理解,“山河两戒”即是指“天下的山河分为两个大系,这两个大系又成为分割华夏与戎狄、华夏与蛮夷的两条地理界限”。但宋理学家以君臣大义取代了自周以来的华夷之辨。因此风水师也取理学中的“格物致知”,历宋迄明,遂有三龙之说。

  历代公认,昆仑山是中国第一神山,为“万山之祖”、“万脉之源”。三条龙脉都自昆仑起源,横亘东西。三大干龙中,北龙沿黄河通过青海、甘肃、山西、河北、东三省等北部地区,延伸至朝鲜半岛而止。而中龙通过黄河、长江之间的地区,包括四川、陕西、河北、湖北、安徽、山东,到达渤海终止。西安、洛阳、济南等,均为中龙气聚之所。南龙沿丽江通过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江西、广东、福建、浙江、等南部地区入东海而停止。这三条龙脉生出支脉,支脉又生出支脉,犹如人体血管和经络一样,遍布于中华大地。

  北龙和中龙的分法古今大相一致,惟独南龙未取得共识。元人《乐郊私语》记载刘伯温论南龙一脉,其尽头在海盐一带。同是明代地理学家的徐霞客则认为南方的龙脉,从昆仑山起始,与金沙江互相并列往南下延,龙脉向西回绕盘结为金陵,余脉往东奔向江阴。

  三、东海是南龙大脉的入海口

  需要说明的是现在的东海在中国古代文人的心目中是“南海”,所谓四海是:“东海”—指长江以北的东中国海,“南海”是长江以南的南中国海,“西海”是青海湖,“北海”是贝加尔湖。

  天台山的东海尽头是南龙大脉的入海口

  1、依据明人王士性“昆仑三龙说”,昆仑据地之中,四旁山麓各入大荒,入中国者东南支也。右支出吐蕃之西,下丽江,趋云南,绕沾益、贵州关索,而东去沅陵。分其一由武关出湘江,西至武陵止。又分其一由桂林海阳山过九嶷衡山,出湘江,东趋匡庐止。又分其一过庾岭,渡草坪,去黄山天目三吴止。过庾岭者以分仙霞关,至闽止;分衢为大拌山,右下括苍,左去为天台四明,渡海止。总为南龙也。清初,顾炎武依此编纂《天下郡县利病书》,而四明山明显不靠海,由此可见,当时就认为天台、宁波一带为南龙大脉的尽头,也是入海口。

  2、这个说法基于当时文人的普遍认可,相信徐霞客也是认可的。明代地理学家、游圣徐霞客在江源考中有以下说法:

  惟南龙磅礴半宇内,而其脉亦发于昆仑,与金沙江相持南下,经石门丽江,东金沙,西澜沧,二水夹之。环滇池之南,由普定度贵竺、都黎南界,以趋五岭。龙远江亦远,脉长源亦长,此江之所以大于河也。

  不第此也:南龙自五岭东趋闽之渔梁,南散为闽省之鼓山,东分为浙之台、宕。正脉北转为小筸岭,闽浙界。度草坪驿,江浙界。峙为浙岭、徽浙界。黄山,徽宁界。而东抵丛山关,绩溪、建平界。

  东分为天目、武林。正脉北度东坝,而峙为句曲,于是回龙西结金陵,余脉东趋余邑。是余邑不特为大江尽处,亦南龙尽处也。龙与江同发于昆仑,同尽于余邑,屹为江海锁钥,以奠金陵,拥护留都千载不拔之基以此。岂若大河下流,昔曲而北趋碣石,今徙而南夺淮、泗,漫无锁钥耶?然则江之大于河者,不第其源之共远,亦以其龙之交会矣。

  从中国地形图中明显清晰可见,江苏平原是没有高山的,更没有入海的龙脉之山,南京和无锡江阴是南龙龙角的尽头;杭州的天目山到黄山就是龙角位置。

 

  3、天台山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城北,西南连仙霞岭,东北遥接舟山群岛。为曹娥江与甬江的分水岭。东晋文学家孙绰在《游天台山赋序》中描写道:"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夫其峻极之状,嘉祥之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矣。"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的曾三上天台山,写下二篇游记,并将《游天台山日记》赫然标于《徐霞客游记》篇首。天台山不但自然风光奇丽秀美,还是汉传佛教"天台宗"和道教"南宗"的创始地,人文积淀深邃厚实。

  根据中国地质科学院调查表明,半边山为天台山一脉,同为一系。由此无论历代学者留下的文字还是从中国地形图中都能完全说明,半边山是天台山山脉最靠东海的尽头,可见南龙大脉的出海口在象山半边山一带;由此南龙大脉出海口之谜自然解开了!

  4、半边山入口处的新鹤村古称“岳头“,“岳头”的名字因与旁边另一个相邻村庄重名,后改为”新鹤村“,"岳头“顾名思义就是山岳之尽头,暗指大山脉的尽头!说明这一带老百姓的祖先一直认为这里是大山脉(天台山)的山脉尽头!

  象山半边山三面环山,一面朝海。以昌国大明山为星峰,登顶远眺东南,半边山风景区,龙虎环抱,朝应相对,明堂端正,是难得的风水宝地。从上空鸟瞰半边山一带,正如一头蛟龙入海,状似“潜龙入渊,现龙于野”。

  半边山依山傍海,有四兽拱卫(神象望日、神雁扶山、神龟定海、麒麟踏浪),四灵护佑。海滨岛礁礁石延绵入海,有雄鹰展翅,石狮昂首,水牛入海,神蛙听经等各具形态。

 

麒麟踏浪

  5、东海之滨自古就有关于龙的传说流传。据《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说文解字》称:“夔,神魅也,如龙一足。”在商晚期和西周时期青铜器的装饰上,夔龙纹是主要纹饰之一。自宋代以来的著录中,在青铜器上凡是表现一足的、类似爬虫的物象都称之为夔。

  半边山位于昌国,旧称昌国卫。宋神宗曾设昌国县于舟山,元改为昌国州,到洪武十七年,置卫于昌国县城内。《象山县志》称,洪武二十年,徙卫于县南之东门山。二十七年,以东门悬海,薪水艰阻,徙后门山,跨山为城,周七里,即今卫也。到了永乐十五年修葺,成化间重修。嘉靖三十二年,复营缮以御倭,城控临海洋,屹为保障。昌国卫是海防重镇,海道要冲,群山环绕,为九龙之地。自明嘉靖年间起,为表彰捍国卫疆勇士们的业绩,告慰众将士的英灵,昌国卫当地形成了“清明会”和“十一会”两次庙会的习俗。昌国卫一年两头会,皆有金龙开道,寓意昌国是九龙之地,奉旨抚恤。

  6、除此之外,半边山内还有一蛟龙村,半边山与东北的长山形成双岬,若两条游龙入海,两龙交尾处便是蛟龙村原址。蛟龙分离之处形成沙滩,称蛟龙沙滩。涨潮时,登高远望,如同巨龙饮水,鲸吞虹吸。在蛟龙村东南方向,有一龙圣宫,据《象山县志》记载,为闽人出资,建于光绪十四年。庙内祭拜天后寇珠。寇承御多见于宁波、温州、台州乃至舟山群岛一代。妈祖、寇珠均为宋人,生辰在同一日,祭拜时戏台禁《狸猫换太子》,一言妈祖不忍见棒打寇珠,一言天后娘娘即是寇珠。据调查寇承御是闽地妈祖传入吴越,与当地巫术、风俗、民生相结合所产生的信仰。天后娘娘是航海之神,护佑出航。可能是因宋朝海运发达,多出海商贸之人,因此宋人创造、神化妈祖。

  在半边山东南方向,有一崩头山,现名鱼跃岭,岭下有一龙洞,传说有蛟龙居住。据当地老人口述,东海银鱼入洞,腾身化龙,景云聚集,龙吟震岳,因此山崩地裂,山头一角崩塌,故以此名之。

 

蛟龙入海

  四、建立南龙大脉旅游带的意义

  1、骄傲的南龙大脉

  南龙大脉旅游带,从入海口的东海半边山到宁海,也是天台山山脉、雪窦山(四明山)、天台山、雁荡山,汇同龙角上的天目山、黄山、连接武夷山,南下韶关丹霞山,茂名,回旋至井冈山,到桂林,再到张家界,贵州黄果到云南丽江玉龙雪山,直到昆仑山脉!将祖国大好河山最美的景区有机串联,一路之上,不仅可以赏江山之胜,山川之美,还能领略当地风土人情,社会变迁。从塞北到江南,不同的生活方式,能开阔见闻,拓展视野。以全新的视角观察世界,脱离了原有的固定新思维模式,你会发觉世界变得大不相同。

  清代钱泳的《履园丛话》中写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者不可偏废。”斯人斯言,不外乎“知行合一”。现代社会多是读书破万卷者,但经行之地不过百里,囿于一方天地之间,也可称得上另一种“井底之蛙”。旅行的意义正是在于将空泛抽象的书面语言,以另一种形式呈现在人身上。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祖国名山大川,就是历史最好的记录者,甚至就是历史本身。在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矶之间,长江由于受到地形、地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誉满华夏的“九曲回肠”景观。自古以来,荆江流域就流传着“长江万里长,险段在荆江”、“荆江之险,险在石首”、“石首河湾,曲冠荆江”等民瑶。地理理论与历史人文关系相结合,互为印证。

  2、中华民族的文化脊梁

  南龙大脉作为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象征,正显示了古代“协和万邦”的整体意识,这与儒家“大一统”思想相辅相承。中华民族一脉相承,同气连枝,就如同南龙大脉一般。以共同的图腾崇拜,共同的祭祀活动,在促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起到了积极作用。作为炎黄子孙,不管在天之涯,海之角,一提到龙与龙的文化就能引起共鸣。

  唐代以前,百姓对于南方的了解仍充斥着有毒的植物、蜿蜒的虫蛇、巫术、神秘和困惑。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加上自然条件的变化,江南地区的农业快速发展。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有“苏湖熟,天下足”的美谚。这是中华民族继承龙的精神,自强不息、勇于拼搏、勇往直前的表现。

  南龙大脉作为一条社会变迁路,从西昆仑到长三角,无数人文传统、社会人情蕴含其间。名胜古迹饱含历史责任、道德使命、民族安危乃至国家兴亡。推广南龙大脉旅游带,重游历史变迁路,徜徉在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感受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南龙千里,一脉相承

  组建南龙大脉旅游带联盟就是为了更好宣传我们祖国这一最美丽山川巨片!也能促进长三角与珠三角和云贵高原的山海对话,这一旅游带上的宝珠串成一条线后,我们不光能像当年唐宋文人一样在南龙大脉上游走,更能超越游圣当年在南龙大脉上苦苦探索的成就,更能促进南龙大脉上各个重要节点景区特产的交流,还能联手代表中国旅游第一旅游带走向世界。

新闻表情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辽ICP备10012394号-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