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毛里求斯,我们进出过几次最富有人文魅力的首都——路易港。她,位于北部的路易港,是毛里求斯最大的城市和海港,当然也是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路易港的制高点就在——威廉炮台。炮台在一座小山上,正对着港口,虽然地势不高,却正好扼守着最重要的位置。站在炮台上,就可以俯瞰到路易港的全景,点点白帆,五颜六色的小船,装卸货物的万吨巨轮,沿着港湾建有了许多颇具多样性海岛风格的建筑,既有少量的玻璃幕墙的现代化大厦,也有久远的像是殖民时代就已存在的欧式老建筑,一副“混搭”模样,显得特别有韵味。能让人充分放飞想象,从黑暗的旧时殖民地时代链接到如今时尚的现代海滨都市.......
从炮台下来的路一直延伸进入路易港的主城,整个城市的面积并不是很大,建筑和街道在老城区仍较破旧,基本被分为华人居住的唐人街和印巴裔人区域,可见当地华人的数量还是不少的。多元化是这个城市的主题——拎着篮子买菜的华人老太太,浑身油污正在修车的印巴老伯,一身短打的黑人辣妹和背着大包的欧美背包客都在这里并行不悖。老市场(Center Market) 据说建于1844年,各式路边摊、菜市场和特产小店沿着几条小街比比皆是,卖日用百货的和卖鲜虾蔬菜的都摆在一块儿,还有当地一些土特产、水果、工艺品等等,一派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热闹喧哗,与其说旅人要来这里购物,不如说大家是来接地气,感受时光停滞中旧日的真实市井生活!
有一次,路上下起暴雨,我们不得不进入路易港,把车停在港口码头原塔屋改造而成的停车场里,旁边就是港口的警察局,小楼就两层,挨着老邮局和很多咖啡屋。在老邮局避雨间,了解到,毛里求斯一百三十多万人口的国家,但民风淳朴,社会秩序良好,使得国家和人民感到根本就没有设立军事
国防正规作战部队的必要。所以,宪法规定了,武装力量仅由警察、特别机动队和特工队组成。
截止到2013年,全国只有五千警察(仅占千分之三的比例)的编制,归警察厅指挥,下属防暴队、空中侦察和救护队、海岸巡逻队。另有特别机动队一千五百人,特工队隶属国家安全局,负责警卫和监督外交使团。
特别值得我们骄傲一提的是,毛里求斯是少有的几个在纸币上印有华人肖像的国家之一。当地有位华人部长是朱梅麟,肖像被印在25元卢比(人民币1元换4.5卢比)的正面。朱梅麟的祖籍是广东梅州的客家人,第二代华裔,31岁当选为毛里求斯华商总会主席。二次大战期间,在朱梅麟的倡议下,毛国华人成立了中国人国土保卫队,抗击日本侵略者。在抗战时他还号召毛里求斯华人回国救亡,呼吁捐献外汇支援中国政府。二战结束后,作为华人社区的代表,朱梅麟出任立法委员会委员等职。他53岁被选为国会议员,56岁出任地区事务部部长,1970代初期建议毛里求斯政府发展加工出口业,以免过于依赖旅游和蔗糖,为毛里求斯的今天作出了重大贡献,因而当地人民和政府为感念他,将其肖像印刷在钞票上以兹纪念(朱梅麟部长已经于1991年过世),成为继孙中山之后,第二个肖像被印在钞票上的客家英雄。另外,还有一条街以朱梅麟的名字命名,堪称「客家之光」与「华人之光」。之后,客家人还有出任司法部长、旅游部长、艺术文化部长、检察总长及高级裁判官等职,为毛里求斯国家建设不断贡献华人的才能......。
尽管是走马观花,但几天自驾下来,我们尽量深入了解到历经法、英两国统治达二百五十多年之久的毛里求斯,现已成为以法治为大的民主国家,人民享有言论结社的自由,各民族文化及宗教均同受尊重,毛里求斯是非洲区客家人最多、也是最重视及保留中华文化传统习俗的地方,并很幸运的获得当地政府协助推广中华文化,教育部在公立中、小学( 较多华人学生就读的学校) 每天以国语教授一个小时的中文课程。国家广播电台每天下午分别以客、粤语播放华语节目。每周三晚间播映华语电视影片。毛国现有三家华文报刊,有镜报( 周刊) 与华侨时报、中华日报负责与邻岛留尼旺的新闻工作,让世界华人和海外公众更多了解到海岛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
结语:何为旅行? 旅行不是一次出行,也不只是一个假期。旅行是一个过程,一次发现。是一个自我发现探寻未知的过程。真正的旅行能让我们直面自我。毛里求斯的八天,除了让我们放飞了灵魂,领略了蓝天白云,海滩夕阳,三原色幻化出的七彩缤纷自然,感受到当地每一位接触过居民的热情欢乐和真诚的笑容......此次旅行还让我们看到自己在这地球中的位置。是啊,究竟是我们完成了旅行,还是旅行充实丰盈了我们?其实,生命本身就是一种永无止境的漫漫旅行。生命将引领我们去向何方,下一站又在哪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