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这里是厦门最原始的渔村,记忆里有停靠在沙滩或者搁于浅滩的一艘艘木质渔船,他们属于曾厝垵临海的家家户户。“小时候的我总爱在渔船上玩耍,爬上爬下,拖着晒在海滩上的渔网满沙滩地跑”这就是小柯。每月的初一、十五,大潮小潮的时候,海滩总是热闹的,渔民们把刚捕回来的鱼虾称斤两的卖,新鲜且便宜,余下一些鱼虾总是带回家,母亲或蒸或灼或红烧等,将它们变成餐桌上的美味。对柯永达来说,每天最美好的时光就是一边品尝父亲的“战利品”,一边听父亲讲述出海的一番趣事,而今渔船不见了,大小潮时也不会见到成群的人围着争相购买新鲜的鱼虾,也闻不到那熟悉的鱼腥味了,现在的海边只剩下一条木栈道,还有如梭的游人,虽然人潮依旧攒动,但热闹不同于往日,少了一番淳朴的风味。
对于渔民来说,船就是他们的房子,也是收入来源。小柯依稀记得,06年那年,家里的收入来源发生了巨变,那年市政府做出决定,渔船上岸,渔民转产转业,让位生产效益较高的港口航运和风景旅游行业。那年,上岸拆解的250艘渔船中,曾厝垵占了183艘。 小柯家的渔船,也在那次行动中上了岸。柯父便提前结束了捕鱼生涯。曾厝垵原来的渔民都上了岸,房屋出租成了他们的主要收入之一。这里逐渐聚集起学生、艺术家、务工者等大量外来人口,成为他们实现“春暖花开,面朝大海”浪漫生活的“大隐隐于市”的天堂。
08年时,小柯已成年,梦想的农大跟他擦肩而过,却也意外的让他走上了电子商务这条日益兴旺的道路。那年不久,有位生意人找上了门,看上了这栋三层楼的小房,想把他家的房子改建成家庭旅馆。生意人说,最好能整栋出租给他,可以多给些租金。但是在曾厝垵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他们,还想住村里。小柯明白,这房子是父母抹黑起床出海,辛苦打渔一点一点盖起来的。于是小柯跟父母说了这样的话:“我们都不离开这栋房子,放心交给我来经营吧,我想自己干!”
就在这一年,2009年05月,“海达小屋”开业了。
关于海达小屋这个名字的来源是这样的:小柯全名柯永达,他说:这座房子是跟大海,跟永达有着一辈子缘分的,他出生在这里,这是永远的家。他觉得这样才是一个真正的家庭客栈:跟一家人住在这里,经营着这栋房子,遇见一位位远方的客人,交换着彼此的故事......
晒着太阳,每天在院子里喝茶,看着村里来来往往的游客,柯父柯母开始了新生活。常有游客和他们聊曾厝垵曾经的故事,每到这时,小柯都很起劲,描述着他怀念的美好童年。小柯一边上大学,一边跟父母一起打理海达小屋,一步一步将它推上了正轨,2010年,厦门动车的开通,越来越多形形色色的年轻人,走进他家小院,戴着草帽、穿着长裙、拖着皮箱、拿着地图,用一种惊喜的眼神,打量着改造后的海达小屋。海达小屋的客厅的留言墙,贴着住客们对海达小屋以及屋主满满的谢意跟留念。
如今厦门,除了鼓浪屿这个人尽皆知的地方外,就是曾厝垵。如果你嫌弃鼓浪屿人太多,那曾厝垵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随时可以踩沙踏浪,随风飘荡在海边,傍晚可以骑单车,游荡在海边,与日落来张美丽的合照...晚上可以找个小清新的酒吧,听听吉他手那有点忧伤的歌唱...生活如此美好
虽然曾厝垵名气远没有鼓浪屿大,可也凭着原始的美好留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聚集于此,过着采集阳光、音乐、梦想的生活,感受着不一样的闽台风情。如果与鼓浪屿相比,曾厝垵多的是一份安静与从容;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曾厝垵的美,那肯定是:“它是个宁静又充满青春气息,有浓郁风情味儿的中国最文艺的文创渔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