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名】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The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Algeria, La Republique Algerienne Democratique et Populaire)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左绿右白两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组成,中央为一弯红色新月和一颗稍微倾斜的红色五角星。绿色象征未来的希望,白色代表纯洁与和平,红色象征革命和为理想而奋斗的献身精神。阿尔及利亚以伊斯兰教为国教,新月和五角星是这个穆斯林国家的象征。
【国徽】图案下方有一弯红色新月和一颗红色五角星,寓意同国旗;传说新月也是月亮女神狄安娜的化身。新月和五角星之上是一只法蒂玛手掌,象征幸福、吉祥。法蒂玛手掌两侧饰有麦穗和绿枝;其背后是山峦起伏图案,象征横亘该国北部的山脉。山脉之上是光芒四射、冉冉升起的太阳,象征国家独立和对未来充满希望。
【国石】 珊瑚
【独立日】7月5日(1962年)
【国庆日】11月1日(1954年)
【国家元首】总统阿卜杜勒-阿齐兹·布特弗利卡 (Abdelaziz Bouteflika ),2009年4月获连任 ;民族委员会(议会上院)议长本·萨拉赫,2007年1月再次当选 ;国民议会(议会下院)议长阿卜杜勒-阿齐兹·齐亚里(Abdelaziz Ziari),2007年5月底当选 。
【自然地理】位于非洲西北部,北临地中海,东邻突尼斯、利比亚,南与尼日尔、马里和毛里塔尼亚接壤,西与摩洛哥、西撒哈拉交界,面积238.17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约1200公里。阿尔及利亚全境大致以东西向的泰勒阿特拉斯山脉、撒哈拉阿特拉斯山脉为界;泰勒阿特拉斯山脉以北为地中海岸的滨海平原;两山脉之间为高原地区;撒哈拉阿特拉斯山脉以南属撒哈拉大沙漠,约占全国面积的85%。北部沿海地区属地中海气侯,中部为热带草原气侯,南部为热带沙漠气侯,炎热干燥。每年8月最热,最高气温29℃, 最低气温22℃;1月最冷,最高气温15℃,最低气温9℃。年降水量150毫米以下,有的地方终年不雨。
【人口】3380万,大多数是阿拉伯人,其次是柏柏尔人。少数民族有姆扎布族和图阿雷格族。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和柏柏尔语(2002年4月,阿尔及利亚议会确定柏柏尔语为官方语言之一。柏柏尔人是北非地区的土著居民,柏柏尔人约占阿全国总人口的六分之一)通用法语。伊斯兰教是国教,穆斯林占人口的99. 9%,全部属逊尼派。
【首都】阿尔及尔(Algiers,Alger) ;人口:256万(2004年)。
【行政区划】全国共48个省:阿尔及尔、阿德拉尔、谢里夫、拉格瓦特、乌姆布阿基、巴特纳、贝贾亚、比斯卡拉、贝沙尔、布利达、布依拉、塔曼拉塞特、特贝萨、特累姆森、提亚雷特、蒂齐乌祖、杰勒法、吉杰尔、塞蒂夫、赛伊达、斯基克达、西迪·贝勒·阿贝斯、安纳巴、盖尔马、君士坦丁、梅德阿、莫斯塔加纳姆、姆西拉、马斯卡拉、乌尔格拉、奥兰、贝伊德、伊利齐、布尔吉·布阿雷里吉、布迈德斯、塔里夫、廷杜夫、蒂斯姆西勒特、瓦德、罕西拉、苏克·阿赫拉斯、蒂巴扎、密拉、艾因·德夫拉、纳阿马、艾因·蒂姆沈特、格尔达亚、赫利赞。
1962年7月3日,阿尔及利亚正式宣布独立。这是阿尔及利亚民众1962年7月1日在阿尔及尔街头庆祝。新华社发
【简史】公元前3世纪,在阿北部建立过两个柏柏尔王国。公元前146年成为罗马的行省。5—6世纪,先后受汪达尔人和拜占庭人的统治。公元702年阿拉伯人征服了整个马格里布。15世纪,西班牙和土耳其先后入侵。16世纪,阿建立了哈尔—艾德—登王朝。1830年法国入侵,1834年被宣布为法国领土,1871年成为法国的三个省,1905年阿全部沦为法国殖民地。二次大战中,阿尔及尔曾为北非盟军指挥部所在地,一度为法国临时首都。1958年法国议会通过“根本法”,规定阿为法国“整体的一部分”,由法政府派驻阿尔及尔的总代表团直接统治。为争取民族独立,一个多世纪以来,阿人民举行过50多次武装起义,1954年11月1日,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在奥雷斯山区发动武装起义。1958年9月19日,阿尔及利亚共和国临时政府成立。1962年3月18日,法国政府被迫同临时政府签订《埃维昂协议》,承认阿自决和独立的权利。同年7月1日,阿举行全国公民投票,7月3日正式宣布独立,7月5日定为独立日。9月25日,制宪国民议会定国名为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1963年9月本·贝拉当选首任总统。
政治:1996年11月28日,阿举行全民公投,通过宪法修正案。修改后的宪法主要内容是:确定阿的伊斯兰、阿拉伯、柏柏尔属性;禁止在宗教、语言、种族、性别、社团主义和地方主义的基础上成立政党;议会由国民议会(众议院)和民族院(参议院)组成,两院共同行使立法权,国民议会通过的法案须经民族院四分之三多数通过后方能生效。国民议会议员全民普选产生,任期为5年。总统在议会产生前及其休会期间可以法令形式颁布法律;如政府施政纲领两次被国民议会否决,则解散国民议会,重新选举等。总统是国家元首,也是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掌握国防外交大权,主持部长会议并兼任国家最高安全委员会、最高司法委员会主席。总统由民族解放阵线代表大会提名,普选产生,任期五年。2008年11月,阿尔及利亚议会上院和下院通过了取消总统连任限制的宪法修正案。
经济: 阿尔及利亚经济规模在非洲居第二位,仅次于南非。石油与天然气工业是阿国民经济的支柱,多年来其产值一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出口占国家出口总额的97%以上。近年来,阿政府一方面加快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一方面扩大经济开放,经济稳步增长。2007年,阿国内生产总值为12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9%。
阿尔及利亚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其中,石油探明储量15.4亿吨,居世界第15位;天然气储量4.5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7位。其他矿藏主要有铁、铅、锌、铀、铜、金、磷酸盐等。阿森林总面积为367万公顷,其中软木林46万公顷,软木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阿尔及利亚现有农业从业人员约1800万,占全国人口的53%,主要农产品有粮食(小麦、大麦、燕麦和豆类)、蔬菜、葡萄、柑橘和椰枣等,但粮食与日用品主要依赖进口。
阿尔及利亚旅游资源丰富,全境有7处自然、文化景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目前阿设有旅游开发区174个 。
阿尔及利亚恐怖分子活动猖獗的原因是什么?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地理原因,阿尔及利亚处于北非,并毗邻地中海,通过直布罗陀海峡就可进入大西洋。这对于恐怖分子是很好的逃生路经。对于恐怖分子来说,北非是他们的大本营,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很多恐怖组织都在北非设有自己的训练基地,不完全统计,在90年代中期就已经有180多个训练基地,用以训练有战斗力的恐怖分子,这其中不乏基地组织、北爱尔兰共和军等国际知名的组织。再看看阿尔及利亚的邻国,利比亚和马里都是和西方国家发生过冲突的,恐怖分子主要针对西方国家的行为会得到这些国家政府的暗中支持,就算逃难也可以逃至这些国家当作临时避难所。北靠欧洲的西班牙和意大利,这是欧洲一直以来恐怖主义最猖獗的两个国家,西班牙的民族分裂组织“埃塔”一直在对抗以马德里为首的西班牙政权,为了想要独立。而位于意大利西南部的西西里岛一直是意大利黑手党滋生的天堂。这两处恐怖主义的聚集地和阿尔及利亚形成一个三角,彼此之间相互联系。最重要的是东看中东那些伊斯兰国家,如果阿尔及利亚的恐怖分子想要有所活动,中东的伊斯兰激进势力绝对不全力支持。
现代恐怖主义已经不是单打独斗的时期了,而是全球恐怖主义合作的时期,如果是三股恐怖势力呈三角形展现,那么恐怖分子更难消灭。处此之外,大规模杀伤性的恐怖袭击也是当代社会要面临的另一大难题。
目前有几万名中国工人在阿尔及利亚工作,主要从事建筑业,工程市场很大,中国公司不少,利润空间可以。阿尔及利亚没什么轻工业,不少福建人在那边开店,做生意,服装,五金都不错。在阿尔及利亚等北非国家,因为失业率居高不下以及生活习惯不同,部分当地人对中国人的存在颇为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