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09年以来,荔波再次强调民族特色在旅游发展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特别提出并配置专门的人力、物力、财力,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为出发点,着重保护好原始氏族社会遗存的活化石。
2月28日下午,我们通过荔波县文化干部小彭的带队,悄悄潜入被叫作“活化石”的董蒙瑶寨,呈现眼前的一幕,确实在当今社会很难再找到,给我们的感觉是:这个“活化石”不是虚拟的。它不仅对发展乡村旅游,而且对民俗学研究,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当我们5个“外乡人”站到吊脚草遮木楼旁边时,几位瑶家妹子旁若无人地做着针线活,不搭理、也不斜视。村子旁边,有一排排形状各异、大小不一、造型独特的圆仓。圆形禾仓用四木柱支撑着,顶上覆以茅草,茅草上全部是绿油油的青苔。原来,这是用来储备粮食的仓库。仓库四周用竹篾编成一个大的圆柱体,形如大囤箩。真不愧为“活化石”,对城市游客很有看点、也很有卖点。
被称为“活化石”并加以保护的是位于荔波县境内,距县城20多公里,距小七孔4公里的董蒙瑶寨。这里因天然的偏僻和长期的封闭,经济社会发展直到解放初期依然保留着“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和原始氏族残余,至今仍保存着原始古朴、粗犷狂野的远古遗风。因而,被誉为原始氏族社会遗存的活化石,同时,也由于男女服饰上的图腾和西方的印第安人有着惊人的相似,又被海外游客命名为大山中的和东方的“印第安部落”。
这一部落地处黔桂边区喀斯特深山密林中,过去长期与世隔绝,村容寨貌至今仍保存着中古时期部落形态。据介绍,上世纪五十年代,这里的人们的确还处于原始生活状态,哪怕至今也仍保留着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的生活痕迹。女性“衣不遮乳”的装扮在这里不足为奇,很多风俗风情在地球上绝对是个“绝版”。
据了解,这个“原始部落”,由于生存条件差,扶贫攻坚难度大,十多年前,曾被有计划地迁往生产生活环境较好的地方居住。只是在节骨眼上,贵州省政府参事调研组即时赶到调查后,才建议采取措施,进一步保护好这座古部落遗迹,留住这片瑶族社会“活化石”。(莫雄亮 荔波县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