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旅游网欢迎您!

600年昆曲,遗留在我们这个时代的美丽

http://www.cnair.com 2015-10-13 14:44:06 来源:TOM

  曾经苦读时,为一个证书从早到晚埋头看书,在对面楼层玻璃折射的阳光里闭目养神。不知从哪栋楼里传出了咿咿呀呀的弹唱歌声,一个男生在唱“不管你是人是鬼,你都是我刘梦梅的妻”恍惚间高山流水,清风明月,困意全消,这大约就是昆曲的魅力。

  六百年前的顾坚,四百年前的《牡丹亭》,三百年前的《桃花扇》,二百年轻的折子戏,以及八十年前的传字辈。虽然大街上还有很多人不熟昆曲,就像若干年前的我一样,但是舞台上那些点到即止的眼神,翻飞的水袖,婉转的唱腔以及婀娜的身段,都能让人泪腺旺盛,一声慨叹。

  后来自己曾找了《牡丹亭》的全本来看,再对上林黛玉的依墙聆听的《西厢记》,恍惚间“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谈笑间“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水墨的唱腔被贴上标签:民族文化典雅的极致。再后来又见《长生殿》《桃花扇》,仿佛读着那抑扬顿挫的词本,眼前就会出现重叠园林中一方水榭戏台。后来赴周庄古戏台,眼见那月上三竿,烛影飘摇,加上那丝竹管弦,水袖挥动,中州韵语,此情此景,实在值得回味留念。

  昆曲在六百年里的生生死死,曲中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你在这里可以听见文化的发展、融合、湮没、复生的声音,还可以听见历史变迁、民族融合、王朝兴衰甚至小人物命运的起承转合。除却昆曲本身的优雅、高尚、难以遗忘,期间的故事亦是遗留的美丽之一。

  时至今日,昆山的众多水乡江南古镇里,都能仔细玩味昆曲带来的震撼。在经历了沉浮彷徨和文化兴衰之后,昆曲有了更为广大的发展空间,增加的挣扎激起的水花已经成为最绚烂的一朵,如同干涸河床下的莲花之种,待到时机成熟,还会映日荷花别样红。

  但是从此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昆曲600年的前世今生,只为拥有一个更加绚烂的未来。

  标题:精细秀雅,江南水乡的民间技艺

  正文:

  这世间的百般爱、千般恨,都起源于一件旗袍;

  这吴地的锦和绣,是绚丽多彩事物的代名词;

  这姑苏版里的春秋,形象生动质朴,深受民间欢迎;

  这手工旗袍的明暗温柔,吴地刺绣的女儿情态,木刻年画的艺术风格,都是江南水乡民间技艺的体现。苏式手艺,是你爱不释手的情调,是他念念不忘的时光证人。

  旗袍,已逝的年华,心心念念的怀旧心声。民国,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月白的蝉翼纱旗袍,细细点缀的暗花,老人亲手为你盘起的乌发,嵌了忽明忽暗水钻的发卡,就构成了每一个女子心中的画卷。一抬眼,一低头,路尽隐香处,飘然雪海间。而这一切的基垫,是一袭做工优良的旗袍,精致的刺绣,一针一线间尽显苏式工艺,一花一叶间,都是吴地人对女子的理解。旗袍美人,摇曳周庄,昆曲评弹,琴筝书画,夏日采莲赏荷花,冬日围炉作诗夜话,这旗袍让一切的美都变得纯粹,感谢江南水乡的人们,让美更加具体。

  锦绣,传承的工艺,民间智慧的结晶。作为最早发明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用彩色丝线在丝织物上绣成图案,实在是一件体现民间智慧的事。苏绣,作为争奇斗艳的四大名绣之一,凝聚了江南水乡的民间智慧,彰显工艺之美。针在手,绕指柔,画映眼前,情怀心间,将纯净平静的岁月年华上绣以春天的娇艳,夏天的鲜妍,秋日的高洁以及冬日的傲骨,齐针、套针、扎针、长短针、平金、戳沙,每一个晦涩的针法都是对水乡人民技艺的礼赞。《荷花金鱼图》、《福禄寿》,精良的手法,惬意的生活方式,姑苏绣娘们的故事,正等待着你去聆听。

  木刻年画,江南艺术,独一无二的美丽故事。桃花坞木刻年画,是每一个追求与众不同的人的选择,每一幅精美的年画都体现了江南水乡人民的技艺之精,除却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那些年画里所讲述的故事都是追寻民风的最佳线索。苏式情调,也在那独此一份的年画所叙述的场景中渐渐沉淀,让每一眼观赏都成为最精彩的对话。

新闻表情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辽ICP备10012394号-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