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旅游网欢迎您!

李厚霖《转山八年》:旅游卫视韩国辉说转山的“转”

http://www.cnair.com 2015-02-15 10:20:44 来源:航空旅游网

​        本文作者:旅游卫视总裁韩国辉

  我特别喜欢转山的“转”字,出发和结束在一个点上,看似寸步未动,实际已行万里。

  我从两年前就有了转山的念头,但直到今年6月才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转山。原因有二:

  一是工作忙。2012年,我和厚霖一起去西藏做慈善一起转山,但后来因为我临时有事,不得不折回。今年年初,本来想和厚霖一起,可有事脱不开身,直到厚霖转完九圈回来,我还在忙。

  二是身体差。一个生活在平均海拔几乎为零的北京,平时都以车代步的“胖子”要跑到平均海拔在5000以上的冈仁波齐,一步一步走着转山,听起来都很困难。

  工作忙好克服,但身体方面的问题确实够呛。我到西藏后,高反果然就来了。我的高反很奇特:在海拔低的扎达有高反,但到了高的地方反而没了;再就是,白天没事,晚上崩溃。在扎达的一个晚上,非常严重,以至于不得不坐110去医院打吊瓶。打完吊瓶之后,虽然很多症状消失了,但晚上睡不着,睁着眼睛到天亮。

  调整了几天,转山开始了,却又在开始时遇到“麻烦”。我们雇的藏民司机不愿意载我们:“看你的样子,转不下来,所以我不跟你转了。万一你转到半路不行了被救护车拉下去,我也得跟你回。”我不服气。不过,这个司机的话倒是给我提了个醒:转山在很多藏民看来是很神圣的事,转半圈是很不敬的。

  上路!

  开始时很顺畅,但几个小时后,步履开始沉重,越走越慢。虔诚的藏民、骑着马的尼泊尔人和印度人,健步如飞的背夫,纷纷从我们身后赶来,然后超过我们。千万不要只相信那些文学电影艺术里描述的转山的美好,总的来说,这还是一个体力活儿。你甚至没有力气聊天。

  不过在我看来,在转山中还有个特别有意思的事,那就是去看转山的人。

  有一个小姑娘,和他的队友走失了,然后,我们把登山服借给她,旁边一个女孩收留她住宿,另一个人给她食物。大家都不认识,但毫无理由、毫不保留,很难得。

  酒店里也非常有意思。藏民们在外面搭起帐篷,然后用石头垒一个简单的灶头,做糍粑。尼泊尔人则做咖喱,中国人煮泡面。当大家都开始补充能量时,整个酒店的走廊里,充斥着咖喱味,泡面味,糍粑和酥油茶的味道。那种感觉,很好!活着的感觉!

  第二天爬海拔5600米的垭口,凌晨三点就出发,雨雪纷飞,深一脚浅一脚地跟着前面的人走。八点多,太阳出来,我们已到山顶,回头望去,在惊讶中我暗自庆幸。自己已经走过的这段路在正常的情况下应该在路口立着一个牌子:“前方危险,此路不通!”如果当时是白天,我相信可能真的会因难却步。翻越了最高的垭口就是下山路,爬过山的人都知道:“上山容易下山难”。这几公里路要用脚尖点地,脚很快被磨出泡。

  最后10公里的路,是最崩溃的。从老远的地方就能眼睁睁地看到终点,可就是怎么走也走不到。好不容易走到了安检所,一般来说,过了这里就算转完。我还硬是把最后的那几公里走完了,不,是挪完了。

  回到酒店大堂已是晚上8点,我让同行的人赶紧带我回房间。他说:“房间在二楼。”我当时就火了:“谁这么傻!把房间订在二楼!为什么会在二楼!”因为我真的已经没有力气走那几级台阶。

  回到北京,我已经可以像很多以前羡慕的朋友一样,在聊天中“炫耀”自己转山的经历。说起途中喝到的酥油茶、帮助过的离队的小女孩和一路走来的风景。在聊天中,说得最多的是苦:走不动路的累,脚上的疼和呼吸的困难。

  后来渐渐发现,原来自己更愿意在一个人的时候回忆转山。慢慢明白,无论你与多少人同行,转山注定是孤独的,因为你要完成的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每当身体被逼到极限,疼痛和疲劳交替袭来的时候,你的心却在一次又一次迎来充沛的经历和无限的热情。

  我特别喜欢转山的“转”字。

  走过山走过水,最后走回原点。

  看过山看过水,最后看回故里。

  悟过山悟过水,最后悟回自己。

  本文节选自《转山八年》第五章“转山众生相”

新闻表情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辽ICP备10012394号-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