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旅游网欢迎您!

天上人间---西江千户苗寨一瞥

http://www.cnair.com 2014-11-21 13:43:51 来源:航空旅游网

 

西江印象--拦门酒迎客
 

  阿咪告诉我,西江,并不是指有一条西江,千户苗寨伏在河流谷地,穿寨而过的也就是那条清澈见底的白水河。西江的地名特传奇,“西”指西氏族,“江”通“讨”,即西江是“西”氏族向“赏”氏族讨来的地方,“西江”因此而得名。“西”氏族到达并定居在西江以后,陆续又有其他苗族分支迁来,形成以“西”氏族为主体的苗族融合体。传说西江历史千年以上,西江苗族和苗族先祖蚩尤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古史《林荫记》中记录子连父名的世系谱,从蚩尤到1732年间共有284代,说明生活在西江的苗族是蚩尤的直系后裔。其后,历经春秋战国,秦汉唐宋元,直到清乾隆年间,中央为了管理苗疆,对苗族人民实行编户定籍,强行取消苗族子连父名的传统,采用苗名的谐音来定汉姓,西江境内苗族才有了蒋、唐、侯、杨、董、宋、顾、龙、陆、李、梁、毛、陈、金、吴等姓氏。解放后于1954年,建立雷山县苗族自治区,1992年后,撤区并乡后,千户苗寨明确归属西江镇管辖至今。

  我是从凯里乘车来西江,一路崎岖盘山公路,掠过的山谷峰峦盖满了各种葱郁绿荫,叫出名的就有杉树、松树、枫香树、板栗树、青杠树、樟树、茶子树、映山红.....,阿咪说,雷公山脉深处里,更多的是桂皮、木姜、杞木、杜仲、五倍子等几百种树种和药材,“天下名药皆出于黔”,一点也名不虚传呐!

  来到西江,最摄人眼瞳的非吊脚楼莫属!西江苗寨建筑,一律为木质的吊脚楼,沿着白水河两岸,一层层嵌入绿色叠筑在山峦间。如果仔细从建筑学角度审视苗寨,你会发现在空间上,所有建筑未经人为安排,根据地形特点,因地制宜,绝不会强行改变自然环境。西江苗寨由山脚延伸至山脊顺势而上,舒缓平展,建筑高度较低,应和山体形态的原生态,最大限度的保持山体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达到建筑凸显出苗族人尊重大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而不是人为的去破坏改造。在半山建造独具特色的吊脚楼,每个村寨的坡头都种植了成片的枫树林作为护寨树,上千户吊脚楼随着地形起伏变化,层峦叠嶂,鳞次栉比,蔚为壮观,巧夺天工,让人惊叹!

  西江的吊脚楼,与湘西和国内别处不同,穿斗式木结构房屋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强,易于加工,节点灵活等优点,有优越的应变能力,堪称中华上古居民建筑的活化石!它只需要在柱脚铺垫块石即可,因此享有“没有基础的房子”之称。由于材料赋予的灵活性,使建筑构造独具特色,也使建筑在外观上轻盈飘逸,具有很高的建筑美学价值,它源于上古居民的南方干栏式建筑,运用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多重结构的组合,构成三维空间的网络体系,吊脚楼,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分平地吊脚楼和斜坡吊脚楼两大类,西江的几千户苗家人,一般住三层四榀或四层五榀的的竹木结构吊脚楼。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关养家禽与牲畜、储存肥料或用作厕所。第三层主要用于存放谷物、饲料等生产、生活物资。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堂屋外侧,建有独特的“美人靠”,苗语称“阶息”,这美好的名字源于二楼是漂亮苗女们乘凉、刺绣和聊天休息的场所,显示出苗族建筑的一大特色。看着眼前的层层叠叠的吊脚楼,与周围的青山绿水和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和谐统一,相得益彰,又有谁能不为自古至今苗人深谙惜土节地、天人合一的民族心理且又结合本地资源大胆的独创,而不感到由衷的敬佩呐!

新闻表情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辽ICP备10012394号-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