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旅游网讯 日前,第三十二届民航气象技术交流会在安徽合肥召开。厦门空管站气象台梁秋枫技术团队凭借《机器学习在机场跑道端降水强度监测中的应用及可解释性分析》一文,从全国民航气象领域参评成果中脱颖而出,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这一突破标志着厦门空管站在智慧气象领域迈出坚实步伐,为厦门空管安全高效运行注入新动能。

作为影响航班起降安全的重要天气现象,降水强度的判定精准度直接关系民航运行效率与安全。传统人工观测存在两大痛点。一是存在主观差异,依赖观测员视觉判断,易受环境光线、视角、经验影响。二是存在物理盲区,观测员仅能覆盖跑道单端,远端降水强度难以精准获取。针对上述问题,厦门空管站气象台创新构建“AI+相控阵雷达+自动气象观测系统”解决方案:整合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雷达组网产品、自动气象观测系统数据与人工智能算法,研发跑道端降水强度分类模型。
研究团队基于2023年至2024年厦门机场实测降水数据,利用厦门地区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雷达组网产品中定量降水估计产品、厦门机场05号跑道自动观测数据和人工观测降水强度资料进行时滞性分析,并引入其他变量进行优化评估。数据验证表明:相控阵雷达定量降水估计产品与自动观测数据相关系数达0.81,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所构建模型对弱降水和强降水判断表现较为准确,可为管制员、观测员提供较好的降水强度参考。
该成果突破了传统人工判定雨强的技术瓶颈,实现了人工智能与民航气象探测技术的创新融合,其自主研发的核心算法与应用模式具有行业内外推广价值。未来,气象台将持续深化AI技术与气象业务的融合创新,重点攻关低云低能见度、强对流天气等复杂场景的智能监测预警,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空管贡献智慧力量。
(厦门空管站 连洛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