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次轻团游之前举行过的日本旅行推介会上有一个常年致力于带小朋友去台湾和日本的博物馆、美术馆旅行的嘉宾分享了很多一路上坚持下来自己孩子审美的变化,如何潜移默化的去构建他们的审美,让其在成长中能够有别于其他孩子拥有自己独立的思维,这点非常的重要。
或许很多家长都心存这样的疑虑,一两岁、两三岁的孩子去博物馆、美术馆,他们什么都看不懂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都不会有记忆,那么去旅行、去看展的意义究竟何在呢?当场这个嘉宾便反问了一句话:“你作为一个成年人,自己都看不懂的东西为什么要要求一个孩子看懂呢?”
真的特别害怕父母的“有用论”。譬如弹钢琴是有用的,玩沙土就是没用的,学冰球是有用的,捉迷藏就是没用的,补习班是有用的,过家家就是没用的,下围棋是有用的,玩积木就是没用的…沿着有用论的思路,旅行,就是瞎玩儿,既考不了级,也没证书,既加不了分,也不能算特长,当然是没用的,也就不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
但不知道这些家长有没有想过,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语数英的知识,钢琴美术体操的技能,这些是硬功夫;性格、情操、眼界、心理等等,则是软实力。就像一台电脑,硬件固然重要,核心竞争力其实是软件。软实力,是最重要、最核心、最能影响发展、最能营造幸福人生的关键因素。所以当这位嘉宾说她两岁的女儿让她拍美术馆里的某样东西,并告诉她这个东西很美时,她也以为是巧合随即找了另一样东西来询问女儿,女儿告诉她第二件东西并不好看时她肯定了自己带孩子们出门旅行的意义。独立的审美,独立的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旅行,就是这么一个无法替代的成长课程。
几乎所有的家长,在和孩子一起旅行之后,都会发现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孩子有了很大的变化——这,就是旅行的魅力和魔力所在。而对于嫌麻烦的家长,旅行是加强家庭凝聚力的最好时机。平时,工作忙,心情差,没有时间陪家人和孩子。而现在有了一段完整的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没有工作的牵绊,是多么甜蜜和惬意的事情啊。
据轻团游亲子出行的嘉宾回国后的一些反馈我们也不难看出,比如有一些免签或是落地签的目的地让家长们带着孩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不是口号,不是浪漫主义,是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梦想不要等,幸福不要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你每迈出的一小步,就是靠近梦想的一大步!
而家长们也交流得出爱旅行的孩子脚力好,身体更棒。在这个对于孩子们保护过度的当下我们通常低估了孩子的耐力和适应能力,甚至忘了意志是需要锤炼的,体能是需要磨练的,一个在温室中依赖精致食物喂养出来的孩子,怎会比在太阳下出汗,在沙堆里摸爬滚打的孩子来得强壮呢?
除此以外,对于带孩子旅行最欣慰的是旅行不仅锻炼了许多孩子不怕昆虫的胆量,更重要的是,锻炼了他们不再怕与陌生人的沟通。有会员的孩子在学习多国的语言,通过旅行能够给到孩子一个纯正的环境,让其承担一些沟通上的小任务,即锻炼了胆量也锻炼了孩子听说的能力。从被动式学习转为主动式学习这样的经历是在家坐在教室里不一定能收获的。
还有旅行对语言有着神奇的开发能力,甚至能为文学插上想象的翅膀。怪不得古人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放在一起说。旅行,读的是一本动态的书。在语言的学习阶段,就带孩子去旅行,他们善于联想的大脑会把不同的事物进行归纳整理,因此经常冒出一些绝妙的比喻句。
旅行的好处很多,真的无法一一举例说,但旅行最重要的是带孩子去认识这个多元的世界,语言的不同、文化的不同、人种的不同、生活习惯的不同。让孩子有一颗更大的包容心,能接受不同,从而创造不同,甚而坚持不同!很少人在壮美的雪山脚下,会感受不到自然的伟大、生命的渺小;而也很少会有人,在开阔了眼界,壮大的胸怀之后,还会斤斤计较、睚眦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