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过两次西藏,一直没能去珠峰大本营看一看,现在已退居二线,终于有时间了。4月23日上午我们一行五人结伴从北京飞拉萨,次日乘车经羊卓雍湖、岗巴拉山,鸟瞰雅鲁藏布江河谷,游览海拔5020米的卡若拉冰川,夜宿日喀则。第二天一早我们从日喀则乘车去珠峰大本营,全程300多公里,用时近6个小时。
图片为卡若拉冰川
从日喀则出发,沿318国道走大概2小时到达218国道5000 km纪念碑,也叫拉孜上海人民广场。然后再乘车到达珠穆朗玛峰国家公园大门,买票进门后,乘车前往珠峰大本营。行车不久,行驶上了著名的珠峰公路—108拐。108拐全长约50公里,起点是日喀则市拉孜县曲当乡(中尼公路318国道旁边),终点是定日县珠峰大本营。108拐都是螺旋形的回头弯,高度差在800米以上,翻越海拔5200米的“加乌拉山垭口”后,抵达雪山观景台,就可以遥望喜马拉雅山脉上的珠穆朗玛峰,和其他3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雪山,它们分别是洛子峰、马卡鲁峰和卓奥友峰。加乌拉山藏语是“大胡子”山,在加乌拉山口,挂满了随风飘动的经幡,蓝、白、红、黄、绿色的绸布做成的经幡上面印着密密麻麻的经文和鸟兽图案,表达了藏民的信仰和对未来世界及今后命运的祈求。
108拐,是一段充满挑战和奇迹的旅程,每一个拐点却蕴藏着未知和期待,每一个拐弯都带来了新的风景和不一样的心情。站在路的尽头向下回望,心中是满满的骄傲和震撼。特别要感谢承担108拐改造工程的武警交通第二支队的建设者们巧夺天工创造的奇迹。108拐不仅是一段路,更是一段荡气回肠的心灵旅程,象征着勇气、智慧和不屈不挠的顽强品格。
108拐俯拍图(来自网络)
在这里,我要特别称赞一下我们的四川籍司机小刘,虽然是个女同志,但开车的技术,特别是在108拐的往返中,车技绝对没的说,我们这些老司机都竖大拇指,“牛”!
我们集体换乘摆渡车,到达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已经是下午5点了,虽然已经是4月下旬,北京早已是春暖花开,但珠峰大本营的气温还是很低的。白天零度左右,晚上零下5度到10度,时常还有雪花光临。山口的风很大,夹着雪花吹来,更觉的寒风刺骨,再加上高原反应,许多游客一边吸氧,一边收紧羽绒服,小心翼翼的在8848.86米的珠峰纪念碑前照相留念。虽然寒冷,但壮丽的珠穆朗玛峰和万里无云的雪山景色,让我们非常震撼、激动,寒意消了大半。
导游告诉我们,首次登顶珠峰的是1953年5月29日,新西兰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和夏尔巴向导丹增·诺尔盖。中国登山队员是在1960年5月25日首次登顶成功,据统计,截止2023年5月1日,全世界共有11346人次通过11条线路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由于珠峰无与伦比的高度,含氧量超低(只有平原地区的25%),超低温(冬季峰顶最低气温可达零下60度)、气压低(有可能导致脑水肿)、大风(最大可达12级大风)、天气多变(雨季天气多变)、地形风险(如雪崩等)、登山窗口期短以及需要准备的时间较长,花费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严酷的自然环境也让一些探险者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迄今为止,攀登珠峰共有约310人死亡(其中70名当地夏尔巴人向导),我们在痛心的同时,也向他们的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险精神表达深深的敬意。
我们在珠峰8848.86米纪念碑前留影后,便沿着木栈道往珠峰走,去观赏日落时分的日照金山,以及珠峰周边的雪山盛景。风越来越大,面对世界之巅,蔚蓝的苍穹下,雪峰格外醒目,真是刺激、震撼,由于角度、距离、天气的差异变化,珠穆朗玛峰显得更秀美,洛子峰显得娇柔些,而马卡鲁峰则壮丽异常。我深深的吸了一口空气,很凉、很干净,也很烈。
图片为日照金山美景
图片为珠峰8848.86米纪念碑留念
我们又徒步上坡来到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邮局—珠峰邮局参观,气喘吁吁,举步艰难的同时,还是抓紧时间向家人寄出了大美珠峰的明信片,扎西德勒,以表纪念。
风越来越大,气温越来越低,天也渐渐地暗了下来,我们依依不舍的登上了景区的摆渡车,一路上,除了车窗外风声,车厢内一片寂静,我想大家都在回味,都在思考,还有恋恋不舍。
回到珠峰脚下的定日县城,天已经全黑了。夜宿登山者之家酒店,心情久久不能平复,高原反应尚无大碍,但干燥却让人难以入眠,回想今天珠峰大本营之行,思绪良多,感触万千,遂提笔写下了以下诗句。
珠峰寄语
所有的山脉都在仰视你的巍峨,
所有的白云都想赶来与你牵手;
暴风雪给你披上了厚厚的银装,
日照金山传唱着你和白驹那不老的童话。
你从来不孤独,
有无数攀登者为你低头折腰。
你从来不寂寞,
冰川流水天天为你把歌唱。
从远古的汪洋大海,
到万民敬仰的“神女峰”,
从“朱母朗马阿林”,
到珠穆朗玛的演化,
都铭刻着炎黄子孙对“天地之母”的大爱。
雪域之巅风光妍,
雄鹰翱翔天际间。
今日立下凌云志,
明朝遂愿与君情。
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登攀。
张夕勇
2024年4月29日于拉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