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旅游网欢迎您!

一颗菩提子幻变出一座金色大寺——在塔尔寺感受生命的始终

http://www.cnair.com 2020-12-28 15:35:29 来源:航空旅游网

  陈鲁宁 文/图

  塔尔寺得山门牌坊---山门之上有歇山顶式楼阁三座,东西两侧各建一座牌坊,东侧是藏式艺术风格牌楼,西面是汉式风格牌楼雕栏

  导语:塔尔寺,始建于1379年,古朴庄严,金碧辉煌,是一座随处可见人间烟火而不失宁静安详的古寺院。身临其境,触摸神秘塔尔寺,不仅其灿烂辉煌、巍峨壮观,让人震撼,其内蕴的氛围和佛刹气场,总会让人顿生时空交错的幻觉。来此,只要静下心来,灵魂就有一种回归的感觉......

  八宝白塔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塔尔寺,坐落在湟中县境莲花山腹地,依山而建的寺院建筑群犹如八瓣莲花中的一簇花蕊。莲花山,周围有八条峡谷形似喜金刚八辐轮,又像八朵盛开的莲花。庄严美丽的塔尔寺,藏语称“贡本贤巴朗”,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圣地。也是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这座寺院被称为“第二蓝毗尼园”,历经六百多年的历史岁月的洗礼,使它愈发的美丽与神秘...

  出西宁城不远,驾车到达后,就听当地人说:塔尔寺,塔尔寺,先有树、后有塔,再有寺。相传,宗喀巴大师在此降生莲花山中。在他剪断脐带滴血的地方长出了一株白旃檀菩提树,上面结了十万片叶子菩提树,每一片叶子上都有一个狮子吼佛像(释迦牟尼的一种变身像),“衮本”,佛语,十万身像的名称即源于此。

  宗喀巴俗名罗桑扎巴,三岁开始学经,十六岁去西藏深造,后来大胆改革西藏佛教,创立格鲁教派,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也是第一代达赖、第一代班禅的老师。被藏族同胞尊为“第二佛陀”、“文殊菩萨化身”。三世达赖、四世达赖、五世达赖、七世达赖、十三世达赖、十四世达赖及六世班禅、九世班禅和十世班禅,都曾在塔尔寺参加过许多宗教活动。

  传说,大师去西藏研习显密经论,六年期间,香萨阿切作为人母盼儿心切,让人捎去一束白发和一封信,要他回家一晤。宗喀巴接信后,为学佛教而决意不返,给敬爱的母亲和姐姐各捎去用自己的鼻血调和颜料,绘制出的一幅自画像、一幅狮子吼佛像和一幅胜乐金刚中的如来佛像,并写信说:“若能在我出生的地点,用十万狮子吼佛像和菩提树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如与我见面一样”。接到来信,宗喀巴的母亲按儿子所示,以这株菩提树和宗喀巴所寄狮子吼佛像为胎藏,在大师降生处,与信众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在这棵树外用石片砌成一座莲聚塔,将菩提树包裹起来。这便是塔尔寺发轫之始,一颗菩提树,一座小石塔。

  我们穿过汉藏混合建筑风格十分精巧的山门牌楼,迈入塔尔寺后,第一眼就看到的寺院广场上,屹立着八座白佛塔——善逝如来八宝塔。这八个塔,建于一七七六年,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之中的八大功德而建造。细细看去,它们名称各异,造型也不完全尽同。白灰抹面的塔身高6.4米,青砖砌座的塔底周长9.4米,面积5.7平方米,塔腰部饰有经文。每个塔身南面还有一个佛龛,里面藏有梵文经典。塔的四面砖雕花卉和云纹角,是根据释迦摩尼一生八件异行和功德所建。白色瓶型塔身,代表善业,塔体上部十三层刹杆,代表佛教十三天,刹杆顶部铜质仰盘,代表日月同辉。

  有了塔,遂后,先哲禅师仁钦宗哲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在塔旁修建静房,聚僧坐禅。又在石塔的外围先后建起了一座银塔,一座金塔。十七年后,万历五年(1577年),又在塔旁建了一座明制汉式佛殿,称弥勒殿。取名“衮本贤巴林”,藏语意为“十万佛身弥勒洲”。由于是先有塔,尔后才有寺,安多地区的汉族群众便将二者合称为塔尔寺或塔儿寺。一座先有塔再建寺的佛刹圣地,始创成形,塔与寺合而为一,终善演化出让世人惊羡的今日之塔尔寺。

  大金塔

  登高俯瞰,塔尔寺千百座佛塔中,以大金塔最出名。鳞次栉比的古建筑群里,大金殿,夺人眼目,是众多建筑中的佼佼者。更让咂舌惊奇得是,它身旁的那一颗菩提树,钻入地下后又在金殿外冒出地面,长出了一颗新树。四方游客和信众,每每拜谒到此,总冀望能接到飘下得一片落叶,看看自己能否从一片菩提叶上看到吉祥佛影像。

  有了天竺传来得菩提树,有了金塔,有了金殿,终善有了寺刹。空生妙有,冉冉岁月里,塔尔寺迎来了一座座佛殿、经堂与活佛府邸。至今,佛塔林立,层层叠叠,僧舍遍布,红白相间,汉式建筑与藏式建筑自然优美得珠联璧合,形成了古寺佛刹中随处可见的壮观圣洁景致......

  精美砖雕

  旅人走遍全寺,全寺建筑内外布满独特精致的木雕、栩栩如生的石雕、沉稳内敛的砖雕外。其中,大经堂,则是全寺装饰豪华、建筑面积最大的恢弘殿堂。每日清晨,僧侣们聚集在此祈祷与诵经。逢上重大法事活动,这里就是全寺枢机,指挥着全寺上下的僧侣们从容行事而有条不紊。高大的藏式墙体外墙上,饰有一面面铜镜,整个经堂显得绚丽多彩,富丽堂皇。双层回形平顶楼面,宽敞明亮。殿堂穹顶里,雕凿有天花藻井,四周全是凌空悬幡和精美华盖。禅座上方,整齐摆放着一排排记载各种传佛宣礼的精美堆绣,一幅幅巨大的华丽唐卡,则掩面沉入古佛烟火中,向拜谒它的信众们,静悄悄地叙说着一个又个梵天佛界里地神奇故事.......

  大金殿的拱形支柱

  光灿夺目的大金瓦殿,位于全寺正中,是塔尔寺最早的建筑物,是全寺最壮观、最珍贵的一座宝殿,被尊为塔尔寺主殿。僧侣们建起了大金殿,遂后陆续建起了大经堂、九间殿、小金瓦殿、花寺、大拉让、弥勒佛殿、释迦佛殿、依怙殿建筑等。塔尔寺现存建筑九千三百余间,占地六百亩,光各式殿堂就达二十五座,鼎盛时,僧侣竟有三四千人在此修行。

  内殿祭坛

  大金瓦殿,前眺玉池贡玛,后依宁克果山。主殿拔地凌空,巍然高耸,金顶灿灿,飞檐四展,前廊铺设五寸厚柏木地板,供信徒磕长头用。大金瓦殿内供奉有宗喀巴大师银塔及塑像,为塔尔寺最核心的宗教圣迹,前来朝拜的信徒络绎不绝。是佛教史志中的“第一庄严”,更是信徒和游客最为向往的神圣佛殿。殿内大银塔前还高高悬挂着清乾隆皇帝亲题的“梵教法幢”匾额,尽显中央政府对塔尔寺的认同,彰表出一种权威的庄严肃穆,令人心生向往。

  金顶庙宇、白塔、佛堂及僧舍沿着谷地中的陡坡次第排开,美丽如画。塔尔寺山坡上,依山而建大片寺庙、经堂和僧舍,行走其间,犹如进入了一座迷宫。塔尔寺不仅是一处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圣地,也是一座佛教文化艺术的宝库。与藏区许多寺院一样,塔尔寺寺院建筑并不讲究中轴线和横向对称,而是追求建立纵向延伸的空间序列体系,由低向高进行布局,充分体现出佛教“三界”教义。在塔尔寺的大部分建筑上都可看见古老的遗风,既具藏地独特风格,又存汉地明清遗韵,融汉藏建筑艺术于一体。

  汉式建筑风格的寺顶

  塔尔寺,不仅是一处宗教圣地,同时,也是一座佛教文化艺术的煌煌宝库。它遍布莲花山麓的寺院建筑、雕刻以及用金银铜、药泥、檀香木等雕塑而成的各式佛像、佛塔、佛经、供器、法器、曼陀罗、坛城,还有明清朝廷赐封的信诰、玉玺、匾额、金石铭文,历代信徒、施主贡奉的珍宝供物等,都凝聚着古老的历史印记,把这座佛教名刹装点得富丽堂皇、奥义深邃。

  其中,最最彰显独特绝伦的是“塔尔寺三绝”,以弘扬佛法、表现佛本生故事的壁画、酥油花、堆绣尤为闻名,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作为东方艺术奇观而蜚声海内外。

  佛教自公元7世纪传入吐蕃后,已在雪域高原流布了近1400年,随着寺院的兴建,佛教壁画也随之出现,并不断发展、兴盛。壁画颜料采用石质矿物,色彩鲜艳,经久不变。壁画画风属喇嘛教宗教画系,与汉画有些不同,具有浓郁的印藏风味。壁画内容大多取材于佛经黄教诸密乘经典,画面讲的大多是黄教故事。塔尔寺的壁画数量庞大,且有多个种类。塔尔寺壁画独绝其妙,主要不是面壁而绘,而是按位置做好画框,绷以白布,镶以外框,嵌于墙面,以柱为界,一间一幅,故称间堂布画。综观塔尔寺壁画,大多绘于布幔上,也有直接绘于墙壁和栋梁上,最多见的就是间堂布画,总共有一百七八十幅。第二种是壁面画,即在经过处理的白色墙壁上直接描绘的壁画。第三种是在墙面上镶嵌木板,经刨光处理,用胶和石膏打底,再描绘画面。艺僧作画,须沐浴清心,遵奉《佛像度量经》法式,展现学养与才技。

  僧侣告诉我们,塔尔寺三绝之一的酥油花,最早产生于西藏苯教,是施食供品上的小小贴花。供奉佛和菩萨的贡品有六色,即花、涂香、圣水、瓦香、果品和佛灯。入冬后,天寒草枯,没有鲜花,只好用酥油塑花献佛,由此形成艺术传统。一架酥油花,从整体来看,亭台楼阁数十座,人物、走兽动辄以百计,大至一两米的菩萨金刚、小至十数毫米的花鸟鱼虫无所不备,浮雕与圆雕结合,人物与景物结合,佛界与凡间结合,动态与静态结合,时空分而不断,物象繁而不乱,色彩缤纷,浑然一体。

  一四零九年,宗喀巴大师首次在拉萨大昭寺发起祈愿大法会时,组织制作了大型立体人物群像的酥油花,供奉于佛前。此后,酥油花传入大师诞生地塔尔寺,在此相沿成习。据说这位诞生于宗喀巴大师,曾梦见荆棘变为明灯,杂草化为鲜花,千千万万颗珍珠在明灯鲜花之间闪闪发光,无比辉煌壮观。他醒后组织僧众用酥油雕塑再现梦境,供奉于佛前。

  酥油花的巡展,一年一次,即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晚上,从天黑直至天亮。届时,大经堂的上下两处分别设立起大型花架,酥油花制作的两朵“鲜花”同时绽放。古老的传统要求,待酥油花展示完毕,天亮之时要全部撤离,现场不留痕迹,酥油花也同时被毁,形成昙花一现、神秘莫测的感觉。

  不过,塔尔寺现在也专门设立了长年展出酥油花的殿堂,供人们观赏。酥油花展示时,还有十多人的小型僧人乐队伴奏,其乐器有笛子、笙、管子三大件,音乐幽雅婉转,如仙界妙音,“耳边箫鼓叮咚”,更加烘托出幽幽远古的神秘气氛......

  酥油花”塑像

  堆绣,是塔尔寺独创三绝之一的独特藏族艺术品种。通过手工在布幔上用各色绸缎粘贴、堆砌而出各式大小佛像,加上周围点缀的花卉图案,久而久之,它成了塔尔寺独有的民族手工艺品。堆绣题材,以表现佛的各种活动为主,人物、山水、花卉、鸟兽等依据佛经故事情节制作,配以各色衬景,造型生动、立体感强,做工绝妙。它用各色的绸缎剪成所需要的各种形状,如佛像,人物花卉,鸟兽等,以羊毛或棉花之类充实其中,再绣在布幔上,由于中间突起,有明显的立体感。

  堆绣包括刺绣和剪堆两种,其内容题材大多来源于佛教故事和宗教生活等,是该寺独创的传统艺术,是僧侣艺术的杰作。我们看到本寺大经堂内悬挂的“十八罗汉”堆绣艺术产品,就呈现出一种强烈的立体感,给人栩栩如生的审美享受。

  大师在制作“酥油花”戒坛

  最吸引人的当数一年一度的晒大佛或晒大唐卡,大佛像长十余丈,宽六七丈,从山顶一直展到山腰,它就是塔尔寺艺僧堆绣而出的一辐巨大唐卡。这幅唐卡佛像实际是一种卷轴画中极其稀少的珍品。“晒大佛”当日清晨天不亮,塔尔寺的喇嘛们就要集中,做“晒大佛”前的各种准备,然后抬着巨大的佛像,摸黑沿着寺旁的山路,往山顶上走,然后将巨大的佛像(大唐卡)在东方第一缕曙光照射到大地之时准时展开。每年农历四,六月两次法会时举行“展佛节”里晒大佛,就是为了纪念释迦牟尼诞生,成道,涅槃和弥勒出世及宗喀巴诞生、涅槃。通过晒佛即可防佛像遭蛀,又让信徒们瞻仰佛像,沐浴佛恩。塔尔寺有“狮子吼”,“释迦牟尼”,“宗喀巴”,“金刚萨埵”四种巨大的堆绣佛像,每次只晒一种,在寺院山坡上展晒。晒佛仪式非常隆重,观众极多,蔚为壮观。

  “晒大佛”结束后,塔尔寺内的广场上还要举行跳神。届时,喇嘛们带上各种的假面,跳起了各种宗教舞蹈。在跳神的同时,喇嘛还要念经祈祷、演藏戏,其实这是寺庙一年一度表演宗教艺术的舞台......

  天竺“金象”

  离别塔尔寺前,旅人坐在全寺的最高处,再一次俯瞰了整个寺院。殿堂僧舍人头攒动,不时间,低沉、肃穆的诵经声从塔尔寺各处大殿中传出,僧侣们身披肩帔,呈半圆形围坐在大殿院内的条石地面上,做着每日必修的晚课。可想而知,年复一年,庄重、浑厚的诵读声,迎送了多少次晨曦初醒的黎明和暮色四合的黄昏,在今天,这些发自内心的呼唤,随着吟唱的经文,穿越了寺中那棵神圣菩提花开花落的六百多年时光,彰显出一种全然不顾一往无前的对生命的释然。

  此时,山顶的经幡正迎风起舞,远处的落日只剩下一线西坠的金光。...一代代的班禅、活佛们生生灭灭,历代高僧先贤们的慈悲喜舍,全都随时光转瞬即逝,唯留下了塔尔寺,越来越雄伟弥恒。“万法皆空”,“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从一个菩提子而幻变出的眼前这一座金色大寺,能给众生带来的感悟,恐怕正如大师们所言,生命,只不过是在生死两界之间的一个个轮回......

  塔尔寺中心广场

新闻表情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辽ICP备10012394号-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