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游方之旅”,“游方西江 邂逅纯美爱情”百对新人进苗寨活动已经圆满结束,非物质文化体验环节给不少青年男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者跟随新人们脚步走进了西江千户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蜡染坊,亲身感受了蜡染的神奇。
走在西江千户苗寨景区的大街上,随处可见身着民族服饰以及蜡染布做成衣服的苗家妇女。耳旁时常掠过莺莺苗语,随时可让人感受到这里浓浓的民族风情。苗族的蜡染用途很广,除用于传统式样的上衣、长裙、围裙、背孩子的背带等,还广泛用于面积较大的床单、门帘、包片上。可以说,到目前为止,蜡染依然是苗家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元素。
虽然苗族的蜡染作为一种民族文化,有自身悠久的历史,但是由于地处边远,交通闭塞,科学文化相对落后,经济发展缓慢,长期处于与外界隔绝的苗族人民在艰苦的坏境中将古老的蜡染工艺长期地保留下来,是件很不易的事情。女性自幼开始学习制作蜡染,每个母亲都要教会自己的女儿,这便是苗族蜡染的承传方式。
一把蜡刀诉说一段历史
袁阿姨是西江千户苗寨里蜡染的能手。虽然学蜡画并不如其他人那么早,但是她把蜡画作为爱好练习。作画不用尺,不打底,大胆运笔,一气呵成。所画的点线勾角和谐对称,图境变换自然舒缓,图案比例相得益彰。画的花、鸟、鱼、虫,形象逼真,形态活泼,传统图案线条分明。
“蜡染是手工技艺,耗工、耗时、耗物,经济收入也不多,原先一起学的艺人为了谋生都改行了。现在,年轻人都在外出打工,技艺传承人几乎很少,能传承技艺的几乎都是失学女孩和像我们这种不能外出务工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袁阿姨说着尴尬的笑了,一边说着,一边把新拿出的一条棉布夹在了蜡画板上,然后打开电炉,炉子上是盛着黄蜡的瓷碗,黄蜡在受热的情况下开始熔化成液体,于是袁阿姨就开始用铜腊刀(蜡笔)蘸蜡液在布上绘画了,旁边只有12岁的女儿也学着母亲的样子准备开始在蜡画板上作画。
“女儿就是暑假有时间,然后跟我一起学,也不会怎么教,就是她在旁边看我怎么画,她就怎么画,已经学了一年了,这个没有什么固定的图案,从我们小时候开始学就是随心所欲的作画,只是我们会画一些我们见过的花、草、鸟、虫、鱼、蝴蝶妈妈等。”
一旁观摩研究蜡染的美术学院王教授告诉记者“苗族历史上没有文字,蜡染的图案大量地储存了苗族有关历史、图腾、民俗、故事的信息,它是苗族文化的载体,例如:谷粒纹与谷神崇拜有关,鱼骨纹来源于鱼图腾,水波纹、螺旋纹与水崇拜有关,螺旋纹与蛇崇拜有关,龙纹来源于龙图腾,圆圈纹与太阳崇拜有关,云雷纹来源于天崇拜,齿形纹与山崇拜有关。蜡染它是记载历史的“书籍”,记录了苗族历史各个阶段的精神和事物,是研究苗族社会、历史不可多得的证据,应该好好保护和传承。”
西江千户苗寨沉静的性格在苗族蜡染上体现的淋淋尽致,当一幅精美的蜡画完成后就要进入染坊,蓝色靛染呈现出来的蓝白相间,是深沉悠远的美感。
用指尖渲染的美丽世界
瘦弱的身子,干净的脸庞,明亮的眼睛,清澈的笑容,这是对刘星的第一印象,他是跟着袁阿姨一起学蜡染的美院学生,因为对蜡染感兴趣,所以来到了西江千户苗寨,一进染坊,他就亲切的叫出了每个染缸的名字,“这边做蜡染的老百姓照顾染缸都像照顾自己孩子一样,他们也会闹脾气,也会有很温顺,也有灵性,你对他们怎么样,他们也会对你怎么样,在染坊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因为你完全不知道经过最后一道程序之后从染缸里拿出的是怎样的一个作品。”
说着刘星先将画好蜡花的布用温水浸湿,这时才注意到他那双淡蓝的双手,“其实蜡染是最原生态、最淳朴、最干净的,因为所有的染料都是纯植物的。手是因为长期染制变色了,但这个染色对身体无影响,身体一直都很好,只是手会有伤害。我希望自己的这双手可以像蜡染大师们一样沾满蓝靛,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对于刘星来说,蜡染赋予了他年轻的生命最绚烂的色彩。冒着蓝色泡泡的蓝靛染缸,已经无法统计他染了多少幅画,用他的话说“这是一件寂寞但是美好的事情,因为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我自己一个人在染坊,像第一步在温水中侵泡就要四十分钟,是为了让布料更容易上色”,然后将侵泡好的作品卷成松散的圆筒状,放入已发好的蓝靛的染缸,浸泡三十分钟左右,提出来搁置几个小时,再浸入染缸。反复三到四次,这样可以使蓝靛充分的染在布上。染布时间沉淀了他的心,但无法沉淀他对蜡染的挚爱。
“蜡染让我发现‘等待’是件很美好的事情,当你把侵泡好的作品从染缸中拿出时,那种惊喜和成就感每次都有。”染好后在水里冲洗去浮色,再放进锅里加水煮沸,使黄蜡熔化,脱离布,浮在水面上,回收后再用。然后将蜡染布反复漂洗,使残留的黄蜡脱净,画面的湛蓝色与洁白互为底色。
村寨中的古老与新生
西江千户苗寨蜡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一位老先生,略带遗憾地说:“现在做蜡染的人太少了,但我从未停止将这份手艺传承下去。我一年会教几个徒弟,希望他们能够将这份工艺传承下去。但由于蜡染制作工艺复杂,习艺时间长,用自纺的棉布,特别辛劳、耗时,制作周期又长,现在的年轻人多不愿学,后继乏人,技艺面临失传的局面。我能做到的是尽我所能将蜡染传承下去。这次西江千户苗寨的“游方”活动让更多的游客知道和了解蜡染,政府和景区方面也做了许多支持,我相信在我们大家的努力下,这份技艺不会消失。”
美术学院的王教授告诉记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间蜡染遭遇社会发展、文化变迁带来的种种影响,其传承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同时也蕴藏新的契机。”但作为一种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通过对其蕴含的深层文化内涵作探根溯源的梳理,对其民俗文化的发扬及美学价值的体现也是有益的。
小知识:
贵州蜡染,亦被称作“贵州蜡花”,最早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代。它以素雅的色调、优美的纹样、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贵州民间艺术中独树一帜。心灵手巧的苗族妇女用铜片做的蜡刀蘸上溶化的蜡液,在自己织的白布上别出心裁地绘出花纹图案,再浸入靛蓝的染缸里浸染,经过煮沸脱蜡、漂洗后,一幅蓝底白花图案的蜡染布便制作完成。苗族的蜡染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成品大部分都是深蓝色底色现白花,纹样光洁清晰,古朴而典雅。展现着苗族人自己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间工艺美术技艺。(图文/史中云)